“世界銀行”官方微信 2022-07-07 15:06
世界銀行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場展望》報告稱,烏克蘭戰爭給大宗商品市場造成重大沖擊,全球貿易、生產和消費模式因此發生的變化將使全球價格一直到2024年底都保持在歷史高位。
過去兩年能源價格出現了自1973年石油危機以來的最大漲幅。食品類大宗商品(俄烏兩國均為主要生產國)和化肥(以天然氣作為生產投入品)的價格漲幅則是2008年以來最大的。
世界銀行公平增長、金融與制度副行長英德米特·吉爾(Indermit Gill)表示:“總的來說,這意味著我們正面臨上世紀70年代以來規模最大的大宗商品沖擊。和那時一樣,食品、燃料和化肥貿易限制的激增進一步加劇了沖擊。這種情況使滯脹的可能性提高。政策制定者應當抓住一切機會促進國內經濟增長,避免采取可能損害全球經濟的行動。”
預計2022年能源價格將上漲50%以上,隨后在2023年和2024年回落;包括農業和金屬在內的非能源價格預計2022年上漲近 20%,此后幾年也將回落。盡管如此,預計大宗商品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遠高于最近五年的平均水平。如果俄烏戰爭曠日持久或對俄制裁加碼,則價格水平可能會比目前預測的更高,波動程度更大。
由于戰爭導致貿易和生產中斷,預計2022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100美元,是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比2021年提高40%以上。預計2023年將回落至92美元——仍遠高于每桶60美元的五年平均水平。預計2022年(歐洲)天然氣價格將是2021年的兩倍,煤炭價格上漲 80%,均創歷史新高。
負責編寫《全球經濟展望》的世界銀行預測局局長阿伊漢·高斯 (Ayhan Kose) 表示:“受烏克蘭戰爭影響,大宗商品市場正在經歷幾十年來最大的供給沖擊之一。由此導致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給人們的生活和經濟活動造成重大損失,并且很可能阻礙減貧進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劇了本來就已很高的全球通脹壓力。”
預計今年小麥價格將上漲40%以上,名義價格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將給依賴小麥進口,尤其是從俄羅斯和烏克蘭進口小麥的發展中經濟體帶來壓力。預計2022年金屬價格上漲16%,然后在2023年回落,但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世界銀行預測局高級經濟學家約翰·巴夫斯(John Baffes)認為:“大宗商品市場承受著巨大壓力,一些商品的名義價格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將產生持久的連鎖反應。能源和化肥等投入品價格的急劇上漲可能導致糧食產量下降,尤其是在發展中經濟體。投入品使用減少將損害糧食產量和質量,影響糧食供應、農村收入和窮人生計。”
特別聚焦:烏克蘭戰爭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
報告的“特別聚焦”部分深入探討了烏克蘭戰爭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并對市場過去對類似沖擊的反應進行了研究。分析發現,與以前的沖擊相比,至少有兩個原因可能導致此次戰爭產生更加持久的影響。
首先,現在用其他化石燃料替代受戰爭影響最大的能源產品的空間更小——因為所有燃料的價格均已普遍上漲。其次,某些商品價格的上漲又帶動其他商品價格走高——例如天然氣價格上漲推高了化肥價格,進而給農產品價格帶來上行壓力。此外,迄今為止相關國家的政策反應主要是減稅和補貼(往往會加劇供應短缺和價格壓力),而不是有助于減少需求和鼓勵替代供應的長期措施。
烏克蘭戰爭還導致國際貿易轉向成本更高的模式,可能引發更持久的通脹。預計戰爭將導致能源貿易的重大轉移,例如,現在有些國家正在尋求從更遠的地方獲得煤炭供應;與此同時,一些煤炭進口大國可能會增加從俄羅斯進口,減少來自其他主要煤炭產地的進口。報告指出,這種轉移意味著貿易成本提高,因為運輸距離加長,而煤炭又是一種體積龐大、運輸成本高的商品。類似轉移也發生在石油和天然氣貿易領域。
短期來看,能源價格攀升可能擾亂或推遲向清潔能源的轉型,有些國家已經宣布了擴大化石燃料生產的計劃。由于可再生能源生產有賴于鋁和電池級鎳等金屬,金屬價格上漲也推高了可再生能源的生產成本。
報告敦促政策制定者迅速行動,盡可能減少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國民和全球經濟的傷害。報告呼吁各國采用有針對性的安全網計劃——如現金轉移支付、學校供餐計劃和公共就業計劃,而不要實行食品和燃料補貼。一個重要的優先事項是增加能效投資,包括加強建筑物的氣候防護以降低建筑能耗。報告還呼吁各國加快可再生能源等零碳能源的開發。(原標題為《烏克蘭戰爭引發的食品和能源價格沖擊可能延續數年》)
印尼可能進一步收緊棕櫚油出口
世界銀行:當前的大宗商品危機將持續到2024年底
斯里蘭卡將獲得世界銀行6億美元緊急援助
南非仍易受全球主要食品定價影響
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三月份大幅躍升至歷史最高水平
一季度阿塞拜疆進口食品4.9億美元
陜西連續三年獲國務院食安委食品安全工作考核A級
國際麥價走強,制約烏克蘭小麥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