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報 2022-06-10 17:00
“請您出示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配合工作人員做好體溫登記。”五一假期,北京鄉博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鄉博博”)創始人張海龍在北京平谷杏福小寨民宿,一遍遍地對到店客人進行提醒和引導,“受疫情影響民宿入住率降低,但我們首先要做好疫情防控。民宿作為服務行業,確保客人安全是第一位的。”
張海龍是“85后”,6年前,他毅然辭去國企的穩定工作,選擇回到平谷老家創業,2019年開始經營民宿,組建團隊。2020年,鄉博博第一個民宿項目“鳳鳴四季”開業;2021年10月,鄉博博“閑屋變‘現’ 文化賦能惠四方”項目獲得“創業北京”創新創業大賽鄉村振興專項獎一等獎。鄉博博成立至今,已在平谷的13個鄉鎮落地了32個民宿項目,帶動100余家民宿發展,為附近村民增收3000余萬元。
對于返鄉創業的選擇,張海龍從未動搖過,時間愈久,心中的“鄉村情懷”愈發深厚。“我的爺爺是農民,我從小就熱愛這片土地,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帶領鄉親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如何才能真正幫助村民?張海龍總結道:“在鄉村創業不能跟老百姓‘搶飯碗’,要結合自身優勢,幫助村民補齊短板,與村民同向同行,形成發展的共同體。”
在張海龍的帶領下,鄉博博摸索出“村民+村集體+民宿企業+鄉鎮”四方共建模式:村民提供閑置房屋資源;村集體負責協調管理,做好物業保障等相關配套服務;鄉博博以20年期限長期租用農民住宅;鄉鎮進行頂層設計和政策保障。張海龍說:“這樣不僅能讓村民受益,也可以使農村的閑置房屋發揮最大價值。我們會優先對房東進行培訓,并將其聘請為管家打理自家院子。”鄉博博每落地一個民宿項目都會帶動一至兩名村中的閑置勞動力再就業。
張海龍舉例道,桃墅民宿便是鄉博博與村民共同打造的“共生院”。“我們將部分閑置房間改造為民宿,另一部分房間則供房東母親居住使用,確保兩個空間互不干擾。這既提升了閑置資產的價值,也解決了‘空巢老人’的獨居問題,讓老人參與民宿的管家服務。”
“看到客人們在民宿里住得舒服、玩得開心,自己還能出一份力,美著嘞。”房東母親十分開心。
如今,鄉博博幫助越來越多村民實現了增收,還有不少村民開始經營自己的民宿。愈加清晰的發展圖景,讓村民更加堅定了實現鄉村振興的信心。
鄉博博還定期對村民進行服務、衛生、安全等方面的培訓,幫助村民挖掘當地資源,拓寬銷售渠道,豐富民宿產業內容。
帶著村民干、圍著市場轉,是張海龍總結出的經驗。除了造福村民,他也十分關注民宿客人的感受。“我們以民宿為平臺,為客人提供一站式定制服務,聯合當地的農業采摘園、休閑農業園區、景區等,把康養、教育等元素融入民宿項目,為客人提供采摘、研學、手工制作等一站式體驗,減少客人查路線、做攻略的時間成本。”在張海龍看來,“民宿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旅游目的地的地接旅行社,要不斷增強游客的依賴感。”
北京游客李女士是一家名為“家里有礦”民宿的“鐵粉”,不僅自己住過幾次,還把民宿推薦給了朋友。“‘家里有礦’民宿位于半山腰,環境很好,雨后仿佛仙境一般,空氣特別清新。小朋友在這里玩得很開心,民宿最吸引我們的是挖礦、挖寶活動和淘金小游戲,很有趣味性。”
深耕于民宿,又不止于民宿。全域布局、共贏發展,進而助力鄉村振興,是張海龍多年來運營民宿一以貫之的理念。“民宿是帶動當地旅游發展的引流點,我們最初也是站在全域角度進行設計,比如通過民宿串聯起當地資源,多點布局,推出旅游線路,針對不同客群設計體驗活動,幫助農民對接渠道銷售特色農產品,最終推動多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張海龍也在不斷開動腦筋,積極應對。“我們一直在做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安全培訓,鄉博博內部制定了衛生標準、防控標準和消防標準,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拓展民宿的營收點,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線路和產品,不斷提升造血能力。”張海龍說。
張海龍的逐夢故事也影響了身邊人,鄉博博成立以來,已吸納32名員工,其中返鄉青年占比90%,“90后”員工數量高達90%。“希望鄉博博能吸納更多‘新鮮血液’,讓青年人把學到的新理念、新知識運用到民宿發展中,發揮更大價值,讓更多的創意和想法通過他們的雙手逐步落地、生根開花。”張海龍說。
“歸雁”變“群雁”,鄉村青年創業忙
北京對菜蛋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違法行為立案處罰85件
今天立夏北京暖熱在線 傍晚至夜間大部地區有降雨
北京密云:智能農機 大數據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助力鄉村振興 巴渝民宿探索多元化轉型
唱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青年...
不懈奮斗,習近平這樣寄語青年
人民網評:中國青年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