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 2022-05-12 02:56
貴州5月10日消息 近日,記者在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天馬鎮白巖坪村見到吳洪亮時,他剛從縣城辦事兒回來,正在田里收割草料,清理圈舍衛生,作為貴州省岑鞏縣養牛協會核心成員之一的他40出頭,衣著整潔,言語謙遜,看上去一點也不像農村養牛人。
“協會運作好了,可以為群眾解決很多難題,我們這些養殖大戶也有了自己的產銷平臺。”吳洪亮告訴記者,接下來將積極發揮協會“領頭雁”作用,在鄉村振興中更好地服務養殖戶。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養牛協會于2022年4月正式掛牌成立,協會核心成員8名,會員30余名。吳洪亮能脫穎而出擔任協會核心成員,這跟他近8年的養牛經驗密不可分。
隨著鄉村振興步伐加快,岑鞏縣把生態種養殖業作為“一縣一業、一村一品”重點發展后,天馬鎮也隨之掀起熱潮,幾乎村村寨寨都養肉牛。而在此之前,吳洪亮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養牛達人”。
“肉牛養殖是粗活也是細活,防疫、驅蟲和飼料調配很重要,特別是一定要把牛的胃養好。”吳洪亮介紹道,通過8年的潛心鉆研和總結,他掌握了病疫防治和育肥技術,這幾年光毛收入就有220多萬元,不僅蓋起小洋樓,還買了小汽車。
對于長期積累的養牛妙招,吳洪亮樂于傳授從不吝嗇。哪家遇到困難他就上門解答,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就運用身邊資源尋求幫助。在他的帶動下,天馬鎮已有28戶群眾成為養殖專業戶,目前全鎮肉牛存欄3978頭,今年預計能完成存欄4520頭的目標。
“我養牛有三個年頭了,目前存欄20頭,這幾年多虧了吳洪亮的幫忙,我才能把這牛養好。”天馬鎮白巖坪村肉牛養殖戶鄭祖福感激地說道,我年紀大,又不懂技術,只會做點粗活,遇到什么問題我都是找小吳,一個電話他就親自上門,特別熱心。
隨著全縣養牛產業的蓬勃發展,岑鞏縣結合實際,多方牽線搭橋,積極幫助縣內想干、敢干、能干事的養牛大戶,成立了縣級養牛協會,并在各鄉鎮挖掘優質養牛個體戶參與肉牛養殖,整合優質資源,抱團發展,助推肉牛產業發展壯大。
“協會可以發揮平價銷售、獸藥飼料,提供技術咨詢,宣傳國家政策等作用,簡單地講,我們這里就是一個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家庭。”岑鞏縣養牛協會會長王坤說,成立協會的初衷就是要把全縣養殖戶擰成一股繩,推動肉牛養殖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發展。
近幾年,岑鞏縣肉牛產業雖然勢頭強勁,可養殖戶們的技術大多參差不齊,在飼料、獸藥、牛源等物資購買方面走了不少彎路。如今,在全縣養殖大戶齊心協力下,養牛協會順勢而生,也讓廣大養殖戶找到了依靠的“港灣”,發展信心更足。
今后的發展,岑鞏縣養牛協會將探索利用門面以優惠價售賣養牛物資,設立專人當獸醫技術顧問,整合資源讓全縣更多的養殖戶規范管理,減少養殖成本和損失,保障更多養殖戶的收益。
各地踐行大食物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
貴州織金縣一山體崩塌致1人遇難仍有2人失聯
貴州印發工業企業紓困解難實施方案
河南多地啟動應急保供機制 保障群眾生活物資
貴州畢節織金縣城關鎮白巖村發生山體垮塌事故 目前已致3人被埋
返鄉青年劉朋鑫:讓家鄉枸杞“紅”起來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發布4月份農機市場景氣指數
貴州省黃平縣:林下養蜂鋪就 “甜蜜”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