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 2022-05-13 02:49
“栽種立夏秧,稻谷滿糧倉。”連日來,隨著立夏的到來,上林、賓陽等地的農民搶抓農時,全力進行早稻栽插和稻田水肥管理等農事生產活動,田間地頭呈現繁忙景象。
截至目前,上林縣已種糧食作物面積26.35萬畝。“今年以來,我縣發動9000多臺農機具投入春耕生產,完成機耕面積20.5萬畝,而且還組織農機專業技術人員下鄉開展農機駕駛培訓、機械維修、農機安全教育等服務指導工作210多人次,為春耕農業生產的順利完成打下堅實基礎。”上林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振儉介紹。
近年來,賓陽縣大力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推進優質水稻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該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助理方永穎告訴記者,全縣年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08萬畝,糧食年總產量35.3萬噸,其中水稻年種植面積穩定在85萬畝,稻谷年總產量達32萬噸。
記者從南寧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全市春耕生產進展順利,截至5月5日,已插早稻193.21萬畝,達該市191.3萬畝早稻種植任務的100.99%。自部署春耕生產工作以來,該市農業農村局統籌約4000名農業干部、駐村干部,在落實疫情防控前提下深入了解農戶等春耕生產進展情況,從源頭上化解了各地在農資、技術、勞動力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種不上地、誤了農時”風險,確保農戶春耕生產順利開展。
據介紹,對因疫情影響無法及時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南寧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及附近銷售網點加強貨源調配和供應到戶,組織農機具32.6萬臺套、農機技術人員3258人次投入春耕生產,檢修保養農機具29.4萬臺(套)。
該市還通過線上遠程培訓方式,開展了以“農業科技護春耕”為主題的春季農業科技服務,累計舉辦春耕備耕技術培訓763期,培訓農民9.77萬人次,開展技術指導服務1.26萬人次。
此外,全市各縣(市、區)、開發區按要求落實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稻谷生產補貼、水稻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重農支糧政策,截至4月下旬已發放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6717萬元,惠及農戶43萬多戶。在政策性農業保險推廣方面,根據調度統計情況,截至4月底,南寧市已分別完成中央補貼險種保費收入8739.61萬元、自治區補貼險種保費收入1247.4萬元、市縣補貼險種保費收入43.8萬元。
重慶市潼南區:強推農田宜機化改造,農機社會化服務助力春耕
寧夏強化五項措施 穩定糧食生產
農業農村部全面排查各類毀麥情況
全面推廣智能化無人插秧與測深施肥技術——天津百萬畝小站稻插秧...
安徽省三夏期間將投入20萬臺聯合收割機,力爭10天完成小麥搶收任...
天津召開農機化生產工作部署會
開展“云指導”當好“農保姆”江蘇優化科技服務全力保春耕
吉林市——答好春耕生產“統籌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