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網 2022-07-18 14:07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縣九保阿昌族鄉橫路村芒展村民小組的村民曹樹元,從外出打工人到小小山貨郎,再到年入百萬的網店店主,八年多來,他在起伏不定的生意浪潮中始終堅守回報家鄉的初心和使命,帶領鄉親們走上電商致富路,被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授予“全國優秀農民工”的榮譽稱號。
外出游子,返鄉躍回“農門”
曹樹元小時候一直在農村,所以長大后的他懷著對城市的憧憬,毅然前往昆明、貴州等地方打工。在外打工的那幾年,曹樹元干過挖隧道、餐廳服務員、拆遷工等苦活累活,每個月領著兩千多的工資,想盡一切辦法省吃儉用,也只夠應付自己基礎的日常開銷。“打工再努力,最多一個月也就兩三千,現在國家政策那么好,回鄉創業說不定可行。”因為對家人的思念和對未來的謀劃,回鄉創業的念頭開始在曹樹元的腦海里出現。
回鄉創什么業?從哪來的資金?回家的打算是有了,可面臨的問題也不少,曹樹元遲遲沒做出決定。突然,一條來自家鄉老師邀請曹樹元回鄉給網店做客服的短信悄然而至。老師在短信中介紹了家鄉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想到曹樹元人踏實、腦子靈,就想讓曹樹元回家試試。老師的短信無疑替曹樹元下定了返鄉的決心,他毅然決然踏上了回鄉的路。
借力好風,雞毛也能飛上天
2014年11月,返鄉后的曹樹元在網店做了一段時間的客服,他看準互聯網這個大平臺后,便果斷向哥哥借了三萬元的啟動資金,自此他的網店“梁河阿里山”正式上線,主要售賣蜂蜜、皂角米、薏仁米、桃膠等梁河本地山貨。
“給大家看下我們自己種的薏仁米,長得很好,從地里面新鮮現摘,包裝好就能發貨。”曹樹元手拿著手機,一場輕松愜意的聊天式直播就這樣開始了。
透過直播平臺,曹樹元當著粉絲的面,從樹上摘下新鮮的香蕉,一邊剝開品嘗一邊幽默地解說,上線不到半小時,圍觀粉絲就一路飆升到一千多人。
其實,曹樹元剛開店的過程中遇到過不少的難題。“剛開始開店的時候窮得叮當響,和親戚朋友到處借錢都借遍了。收貨、客服、打包、發貨,我和媳婦兩個人忙得團團轉。”曹樹元笑著繼續說道,“更難的是,剛開始我們倆不太懂行業規則,和顧客在溝通上存在理解差異,吃了好多虧。幸好在政府相關部門和煙草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我們學到了很多電子商務的經營指導培訓、和顧客溝通的小妙招,現在我倆經營起來就得心應手多了。同時,我們還完善了在售農產品的相關信息,我這小店的日常經營就更有保障了。”
如今,曹樹元不僅繼續維護網店,還學起了直播帶貨,與粉絲們直接交流,網店銷量更上一層樓。靠著平時積攢的好人緣,曹樹元的網店訂單量也由最初的幾單到上百甚至上萬,小小網店的山貨不僅走出了大山,還走到了全國各地,有的甚至漂洋過海到了國外。
2021年曹樹元的網店共售出17噸薏仁米、3噸皂角米、26噸蜂蜜等主要農產品,營業額已超1000萬。
黨員先鋒,帶頭共奔富裕路
“我們的發展能有今天,都是靠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很感恩,所以我想加入中國共產黨,繼續帶著鄉親們一起過上更好的日子。”曹樹元憨厚地笑著說道。2021年9月20日,曹樹元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共預備黨員。
“以前我們賣貨,要等到趕集日,路程遠、價格也不穩定。現在,小曹開了店,他主動幫我們收購山貨,價格公道,還特別方便。”村民曹汪洋說起曹樹元,笑著豎起了大拇指。曹樹元做生意良心公道、性格開朗、為人謙和,村里人都信任他。靠著勤勤懇懇,曹樹元的小店越做越大。
曹樹元說,作為土生土長的阿昌人,自己的錢包鼓了開心,看到家鄉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心,看到村里的一家家過上好日子更開心。
現在曹樹元還在家鄉帶著鄉親們試種優質農產品,“只要他們肯種,我的信心就足。”曹樹元說道。閑暇之余,曹樹元還熱心地傳授給老鄉電商經驗,主動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工作中。
談及未來的發展,曹樹元早就在心里有了規劃:注冊電子商務公司,延長本土電商產業鏈,為村里的鄉親們創造更多的就業、增收機會。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解決青年人住房問題是各級政府職責所在
以人才振興引領鄉村振興——興化海南鎮召開鄉村振興青年人才座談...
重旅青年“三下鄉”:關愛高齡老人 助力鄉村振興
云南文山:“岜奪村”的金葉致富路
石光銀:“沙海愚公”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
返鄉養石蛙 鋪就致富路
蚯蚓“拱”出致富路
早備戰春耕 “苗”準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