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 2022-05-23 17:35
長白山下,松江水畔,沃野千里的黑土地孕育出世界級“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更賦予了吉林省國之糧倉的重責使命。
四月芳菲始,農時不待人,正值備耕春耕關鍵時期,疫情“攔路虎”洶涌肆虐。已連續靜態管理數十日的長春、吉林地區,作為糧食主產區應時春耕迫在眉睫。
疫情防控是底線任務,必須守住;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不容有失。在全省上下戮力一心戰疫保春耕的“大考”中,各級法院既作司法“護航員”,又當抗疫“戰斗員”,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推出護農保耕硬核舉措,以司法之力精準助力春耕生產。
以法為尺,丈量田間正義
種子、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質量的優劣攸關農民根本利益。磐石市某物資經銷處經營者牟某,卻將明知養分含量與包裝標注不符的不合格化肥,銷售給磐石、樺甸、梅河口等地160余戶農民,直接導致農戶玉米、水稻減產,造成經濟損失500余萬元。
“磐石法院以生產、銷售偽劣化肥罪判處被告人牟某等多名被告人有期徒刑9年10個月至3年不等的刑期,依法嚴厲打擊犯罪的同時,我們注重做好刑事附帶民事審判工作,幫助受害農戶挽回了損失。”承辦法官孟憲洋對這起案件印象深刻。
今年4月初,吉林高院部署全省法院集中開展打擊涉農犯罪專項行動,要求依法從嚴從快審判涉農犯罪案件,重點打擊生產、銷售偽劣農藥、化肥、種子犯罪,非法占用農用地犯罪,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等犯罪,為春耕生產擰緊“安全閥”。
“在確保涉農刑事案件順暢快速立案的同時,對符合簡易程序和輕刑快審條件的,適用簡易程序或速裁程序,盡量縮短辦案周期,對涉及面廣、危害嚴重的大案要案則實行掛牌督辦。”吉林高院刑一庭庭長牛鋒介紹。
審判工作不只有雷霆萬鈞的震懾,更有溫情脈脈的守護。全省法院一方面嚴打坑農害農犯罪,一方面撐起助農惠農保護傘。
3月初,種糧大戶肖某將210噸玉米出售給韓某等人,韓某給付部分貨款后,30多萬余款遲遲未付,這可急壞了正等錢備耕的肖某,無奈之下訴至法院。
疫情非常時期,白城市大安區法院指導肖某利用微信小程序立案后,通過電話、微信反復與案件雙方當事人溝通,耐心細致開導下,雙方核對了賬目,初步達成調解意向,被告同意馬上籌措資金,將肖某購買農用生產資料急需的20萬元在1周內給付,保證了肖某按時備耕。
疫情發生以來,各地法院紛紛將辦案工作“搬到網上”,由傳統的“面對面”換成“屏對屏”,力爭通過最有效的方式快速妥善解決涉農糾紛,保障田間地頭的公平正義。今年一季度,全省法院共受理涉農案件1900件,結案1052件。
年初以來,梅河口市法院還建立了勞務合同糾紛訴前調解及集中辦理機制,為確保不因訴訟耽誤春耕生產,采取“電話溝通+微信建群+視頻指引+云端調解”模式,幫助廣大勞務者追回工資款653.5萬元,為農民工群體春耕生產提供了保障。
以法為劍,護衛農利民心
備耕春耕的關鍵時節,也是抗疫攻堅決戰決勝的重要節點。為保證不誤農時、不誤農事,為農民打通最后一米春耕路,全省法院堅持特殊時期特事特辦,涉農案件執行跑出了加速度。
琿春市法院執行干警當場用GPS測繪儀器測量耕種面積,成功辦理一起涉農案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春耕時節涉訴農民的合法權益。
“糾紛不解決,涉案土地就棄耕!”王某與被告荊某、楊某夫婦系親屬關系,王某離村多年,將其承包地無償交由荊、楊經營管理,王某回鄉后要求返還土地,因土地面積爭議雙方各執一詞,多次引發治安糾紛并訴至法院。法院判決生效后,荊、楊仍未履行義務,矛盾不斷激化升級。
為不影響土地及時耕種,進入執行程序后,柳河縣法院依托府院聯動機制,會同鄉政府、屬地派出所、土地測繪部門及村委會開展聯動執行,執行干警以手持測量儀器對爭議土地反復測量,相關職能部門現場解答爭議問題,僅用1天時間就將該案執行完畢。
開通涉農案件執行綠色通道、建立涉農案件臺賬、積極開展線上辦案……吉林各級法院執行部門充分利用“智慧執行”APP等平臺功能,及時啟動網絡查控措施,在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對能線下執行的,立即采取強制措施,全力以赴加大涉農案件執行力度。
同時,深入開展執行案件訴源治理工作,加大防疫期間執行和解力度,并針對生活確有困難及缺乏執行能力的農民被執行人,及時給予司法救助,讓農民把資金優先用在春耕生產上。
“法院真是百姓的及時雨啊,不然我們春耕的種子化肥錢真的就沒著落了!”遲某等11名申請執行人通過視頻向法官表達了感謝。
遲某等人均為農民,正等待執行回款購買農資。在辦理其與被執行人金某欠款糾紛一案中,吉林高新區法院經查發現金某只在社保賬戶內有退休工資,遂采取扣留措施。執行法官與公安聯動找到金某女兒,得知金某剛過世,經釋法明理,金某繼承人同意放棄對退休工資的繼承。春耕前,20余萬元案款終于全部發放到11名農民手中。
為及時發放執行案款,全省法院實行“一案一賬戶”,對能即時履行的案件,在準確核對申請執行人身份的情況下,采取微信、支付寶等無接觸式案款發放方式,保證農民購買農資資金及時到賬。
以法為光,驅散云煙霧靄
4月4日吉林省出臺《關于滯留長吉兩市農民返鄉春耕工作方案》后,各地緊鑼密鼓地啟動了農民返鄉轉送工作。全省法院充分發揮在人民法庭優化布局和“法官進網格”工作中積累的熟悉村屯、貼近農民優勢,組織下沉抗疫一線的干警積極助力社區暢通返鄉通道,保障春耕人員快速返鄉。
吉林市豐滿區法院下沉防疫的吉鋼社區有封控群眾2500余人,結合村民自愿申報,院防疫小組迅速搜集整理急需返鄉務農人員名單信息,組織下沉干警迅速上門核實返鄉前核酸檢測、抗原檢測結果,講解返鄉流程和防疫政策。同時,通過派出法庭與返鄉人員屬地村委會進行對接,安排專車對返鄉村民進行點對點閉環轉送,確保轉運全程安全高效。
隨著返鄉潮的到來,各地法院駐村工作隊在做好防疫“管理員”的同時,又多了備耕生產“服務員”的身份,不僅對返村人員進行居家隔離管控,還為村民多方籌措生活物資和生產農資。
舒蘭市溪河鎮雙印通村因疫情已經閉環管理40余天了,為了解決1千多村民的吃喝問題,吉林中院駐村工作隊積極協調鎮政府和大型倉儲超市,調配菜品到村口卡點并全面消殺,保證村民吃上新鮮的蔬菜和肉類。同時,為農戶聯系可靠的農藥、化肥等農資廠家,嚴格把關農資產品,積極搭建農機維修店與合作社、種糧大戶溝通平臺,開展農機維修保養工作……
為保障疫情期間春耕生產順利進行,為農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長春市雙陽區法院組織開展了“春耕生產法律服務月”活動,推出涉農專項巡回審判、靈活工作方法模式、強化糾紛源頭預防等10項務實舉措。
吉林市龍潭區法院為減少農資交易糾紛,編寫了制式《生產資料買賣合同》,“云端”普及給農資商戶,幫助農民與商戶線上簽訂合同,促進涉農糾紛前端治理。
農安縣法院通過專題調研,制定了疫情期間服務春耕生產五條措施,主動排查化解涉農糾紛,全面滿足備春耕期間群眾司法需求。
助農護農的司法實踐正在吉林大地如火如荼地進行,也將不斷向未來無限延展……
春風微拂,細雨驚落,在這個“特別”忙碌的春天,每一分努力都將化作積極生長的力量,醞釀破土而出的希望。
全國疫情整體繼續呈下降態勢 上海市疫情整體向好
吉林省農村產權交易市場:“云端”服務保春耕
“一天不耽誤、一戶不落下、一畝不撂荒”——寫在四平市春耕工作...
嘉善大云打造疫情下的“解憂雜貨店”
萬物“耕”新滿目春——乾安縣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側記
讓鄉村留得住鄉愁——扶余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紀實
吉林省修訂2021—2023年吉林省中央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
松原市春耕生產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