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7 15:06
5月8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塘湖鎮東固城村的藍莓基地內,一簇簇白色燈籠狀小花掛滿枝頭,縫隙間已有翠綠的藍莓幼果“冒頭”。除草、施肥、剪枝,務工村民正忙著進行田間管護,基地負責人翟小晴也在仔細查看藍莓長勢。
樸實的翟小晴是村民眼中的能人。2017年,她謀劃發展特色種植,從山東引進藍莓品種,并學習技術進行試種,經過反復摸索,悉心培育,藍莓樹在當地順利“扎根”。
“隨著管理技術的成熟,基地的效益也越來越好,去年藍莓畝產500多斤,畝收入1萬元,明年將進入盛果期,預計畝產能有2000斤,效益會更可觀了。”翟小晴對藍莓種植很有信心。目前,她種植藍莓30畝、9000多株,有藍豐、杜克、瑞卡、萊克西等品種,通過物理防蟲、人工除草、自花授粉等無公害的種植方式,保證了藍莓果的品質和口感。看到了效益,越來越多的村民也開始學習種植藍莓技術,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輻射到周邊各村。小小的藍莓果成為當地村民的“致富果”。(吳苗苗 李元華)
寧夏鹽池青山鄉:芝麻香瓜變致富“金瓜”
海南臨高:致富蓮花開滿塘 鄉村振興產業旺
蔬菜種植成“致富密碼” 奏響鄉村振興強音
小蘋果走出致富新路子
四川宣漢:東西協作,白茶致富,荒山變金山
“南菌北種”蹚出致富新路
海南昌江海尾鎮:深海養殖助產業轉型 拓寬產業發展致富路
油雞變成群眾致富的“金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