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視網 2023-01-10 00:10

鄉村振興,既是國家發展重大戰略,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和行動。
江西贛南是享譽全國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2019年5月,習近平同志親臨贛州視察,在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于都縣囑托老區人民:“現在是新的長征,我們要重新再出發”! 對老區振興寄予厚望!
作為紀錄片人,我們把鏡頭對準這片熱土,記錄下一群老區普通人為改變命運、振興家鄉而奮進拼搏的故事。他們在鄉村振興中是普通的小角色,但他們平凡鑄就不凡,普通的背后彰顯著頑強的力量。他們身上有讓你驚嘆的那抹美麗底色,散發著深深打動你的淳樸的精神光芒。
紅色基因、搖籃文化、老區特征,為這部紀錄片增添了厚重的內容和靚麗的色彩。
2020年12月,我們在中共贛州市委宣傳部的支持下,來到了江西贛州采訪調研,在美麗的于都河畔跨年,感受偉大的長征精神。

我們馬不停蹄地走訪了十幾個縣市的鄉村。與片中主人公的相遇、相識、相知,也成了我們最值得回憶的事情。
瑞金是共和國搖籃,這里很多村莊的紅色故事都深深打動我們,像葉坪鄉黃沙村17棵松17位英雄的故事、紅一方面軍主力和中央機關二萬五千里長征出發地----云石山鄉豐垅村“長征第一山”的故事等等。“有沒有一個村莊,兼具紅色、古色和綠色,而且還有一定的農村產業背景呢?”大家想到了武陽村,一個臍橙種植專業村,也是《閃閃紅星》等不少影視劇的取景地。帶著興奮一走進村莊,我們立刻被它古色古香的村貌所吸引。

當我們問村委會:“你們村有返鄉大學生嗎?”他們告訴我:“我們村返鄉知識青年有30多個。”這讓我們倍感欣喜!當鄒海出現在我們眼前時,透過他淳樸憨厚的笑臉,以及他老實不善言談的父母和活潑可愛的孩子,我們瞬間就感受到了:這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家庭,這里也是一個有故事的村。第一集的主人公鄒海,就這樣被敲定了。

在贛州上猶縣,我們被一個兩代人返鄉創業的故事所吸引。故事發生地上猶園村,是一個客家古村,也是一個人多地少的茶葉專業村,種茶是村民們收入的主要來源。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父親陳有良辭去城里的工作回鄉種茶,那個時候,茶葉產量低,村民們窮,賣茶基本上都是用自行車搭著麻包,走街串戶沿街叫賣,十分辛苦。為了用知識改變命運,兒子陳開敏如愿考上大學,學習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他大學畢業以后,沒有去城市找工作,直接回到家鄉園村,延續父輩的心愿,但又追尋著超越父輩的夢想,他希望茶產業帶動旅游產業,為村民們創造更多致富的機會。而父親因為在村里的帶頭作用,也當選了村總支書記,父子攜手開始為園村編織新的夢想。

贛南的大棚蔬菜產業這幾年發展很快,信豐、興國、寧都、于都、會昌、瑞金等都做得很有品牌規模。但是,我們除了想反映農村產業發展結果,更希望記錄下人們邁向鄉村振興的奮進歷程,以及奮進中的人們的精神狀態。

在贛州龍南市調研時,一個愛寫打油詩、說話幽默風趣的鄉蔬菜辦主任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在進一步深入基地調研的過程中,又有三個菜農,走進了我們的視野,一個叫黃少瓊,潑辣干練又充滿智慧;一個叫容學勇,一家人帶著個孩子整天生活在大棚里;還有一個脫貧戶叫李建軍,不愛言談,但特別吃苦。大棚,就是他們這群菜農致富的希望。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既要心懷夢想、腳踏實地,也要尊重市場規律,發揮好組織引領作用。于是,《蔬影映桃江》這一集,人物更加豐富,故事構架更加復雜,情節也更跌宕起伏。



《新風繪古村》記錄的是鄉村文化振興的內容, 塘石村是全國文明村,也是著名的將軍村、烈士村、博士村。文化振興內涵十分深刻,貫穿于鄉村振興的各個領域、全過程。故事人物選擇,從哪入手呢?正當我們跟村總支書記謝建平調研了解的時候,一個皮膚曬得很黑、個子不高的婦女抱著一堆報表從我們座談的地方經過,村總支書記謝建平馬上叫住她,“你們跟她好好談談吧!她是我們村的婦聯主席。”沒想到她瞬間回答:“我沒空!我還有好多事要做!”。


在農村當婦聯主席,“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忙忙碌碌、快言快語,干脆利落,這個人物的出現,讓我們一下子找到了創作靈感,這一集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她了!出乎意料的是,在跟拍的將近一年時間里,這么性格干練的人,居然兩次被我們抓拍到委屈掉淚!
在贛州革命老區,有這樣一群紅軍烈士后代,他們心戀家鄉,傳承紅色文化,投身家鄉建設。在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于都,有一個家喻戶曉的“長征組歌”公益演出合唱團----長征源合唱團,黃榮就是其中一位,她的家里就有四位紅軍烈士。在婦幼保健院工作的她,如今去了偏遠的老屋村當第一書記,她的丈夫也曾是一名扶貧干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幫村民們找到一個致富的項目。

寧都縣的姜國秀,本來在城里當導游,但她卻選擇回村當了一名鄉村小學教師,在學校開辟的第二課堂,給孩子們講紅色故事,培育紅色小導游。

本片選取的9個主要人物各具特色,性格也各不相同。我們將一組鄉村振興中感人群像呈現給大家,希望能客觀呈現鄉村振興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追求、不同思考、不同作用,也同時展現出贛南老區各具特色的新農村、新風貌。

拍攝記錄的過程,也是一種深入體驗和學習的過程,連續幾十個小時的跟拍,有時會顧不上吃飯。烈日曬傷、蚊蟲咬傷、生病打點滴等等,攝制組幾乎每個人都經歷了。每天拍攝的素材量太大,導演助理張雨芃每天轉完素材,就幾乎天亮了,他開玩笑說,“我這段時間就沒上過床!”。在拍攝現場,為了搶拍、抓拍,一開始是總導演跟攝像和錄音師喊:“跑起來!”,到后來,大家都累得跑不動了,于是大家互相喊:“跑起來!”

鄉村振興的路還有很長,贛南老鄉們,你們起跑和奔跑的樣子真的好美!我們有幸記錄下來,從你們頑強拼搏的身影,看到了老區鄉村振興的決心和速度;看到了鄉村振興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看到了中國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嶄新變化和美好未來。

作者:《老區鄉村夢》總導演 唐健
四部門:推進大別山革命老區交通運輸發展 2025年可快速暢達周邊...
鄉村振興看青海|走進“土鄉”看小康
老區新貌崮鄉走在前⑧:打好“生態”牌 冶子河村奏響“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看甘肅丨甘肅成縣:修好機耕道 鋪展致富路
《老區鄉村夢》:他們走在鄉村振興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