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2-05-23 14:54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部署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財政部已下達2022年以工代賑中央投資66億元,撬動地方各類資金約12億元,支持各地共實施以工代賑項目1800余個,將帶動13余萬名農村脫貧群眾和低收入人口等重點群體穩就業、促增收,預計參與工程項目建設的當地群眾人均獲取勞務報酬額將超過1萬元。
聚焦重點地區重點群體,減輕新冠疫情沖擊影響
以工代賑資金安排進一步聚焦“三區三州”等原深度貧困地區、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任務較重的市縣等重點地區,瞄準農村脫貧人口、易返貧致貧監測對象和其他低收入人口等重點群體,鼓勵各地廣泛組織吸納農村脫貧群眾特別是因疫因災無法外出務工的群眾參與以工代賑工程項目建設,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緩解疫情對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的沖擊影響。
強化項目前期工作,確保項目謀劃環節落實以工代賑政策要求
為從源頭上把住以工代賑項目謀劃的“政策關”,確保發揮“賑”的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有關省份按照“省負總責,省、市、縣逐級審查把關”的原則,對申報項目前期要件是否符合政策要求開展審查。中央投資切塊下達到省后,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按照“先有群眾、后有項目”“項目建設是平臺載體、就業增收是根本目標”的政策要求,及時將項目分解下達到縣,確保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及時組織群眾務工、足額發放勞務報酬。
提高勞務報酬發放比例,吸納更多群眾就業
各地牢牢扭住促進農村群眾就業這個“牛鼻子”,在確保工程質量前提下,盡可能提供更多務工崗位,盡可能大幅提高勞務報酬占中央投資比例,進一步延伸擴大就業容量,激發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2022年以工代賑投資計劃由各省分解到項目后,預計發放勞務報酬占中央投資的比例將超過20%,部分項目勞務報酬占比將達到30%以上。
全面拓展多種賑濟模式,延伸擴大就業容量
各地依托以工代賑項目,全面實施就業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開發和資產收益分紅等賑濟新模式,瞄準務工群眾中低技能、弱勞力等特殊群體,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生產技能培訓等,讓以工代賑中央投資更直接、更廣泛、更長久地惠及脫貧群眾。
秘魯2021-2022季出口芒果超24萬噸 對華出口增長
四部門公布第三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名單
四部門:推進大別山革命老區交通運輸發展 2025年可快速暢達周邊...
天津市2022年春季高考將調整至6月12日舉行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
解決政策落地“卡點”!多部門繼續加大助企紓困力度
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新展新知新形式 文博盛宴彰顯“博物館的...
湖南151個省級重大項目集中簽約 投資總額達1048.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