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 2022-05-25 15:14
科技日報記者?張曄
5月21日,在第29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牽頭,協同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和南京師范大學相關團隊,成立了江蘇省農業生物多樣性培育與利用研究中心,并聘請時代楷模趙亞夫研究員為顧問。
生物多樣性保護、培育與利用在農業綠色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經深入調研論證,江蘇形成“1個研究平臺+6個田野實驗基地”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培育與利用研究中心建設方案,并初步完成農業生物多樣性培育與利用研究中心組建和田野實驗基地遴選等系列工作。
江蘇省農科院院長、黨委書記易中懿表示,省農科院將依托這一重要平臺,聯合省內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協同開展農業生物多樣性培育利用基礎研究與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攻關,力爭產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原創性、突破性的理論成果,打造一批全省生態高標準農田示范樣板,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支撐體系。
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副司長張振華認為,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舉措,也是“堅持生態文明、保持綠色發展,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的江蘇實踐。
農業生物多樣性會直接影響農業生產,最終影響全球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是與糧食與農業密切相關并對農業生態系統起支持作用的戰略資源。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在線上致辭時表示,江蘇省高度重視農業生物多樣性培育與利用工作,率先從省級層面成立了這樣一個創新研究平臺,依托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聯合集聚了江蘇省內的優勢教育科研單位,走在了全國前列。
據悉,江蘇省農業生物多樣性培育與利用研究中心的建立將有利于推進化肥農藥減量、降低農業面源污染;有利于促進農業減碳固碳、推動江蘇農業低碳綠色發展;有利于促進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有利于生物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陜西省扎實做好汛期農業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江蘇九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聚焦重點領域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
【2021年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 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構建...
【2021年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 陜西省寶雞市眉縣:推動獼...
新制服 新亮相 旌陽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統一著裝
“一帶一路:中國-巴西家庭農業機械供需交流會”成功舉辦
產業培育是重中之重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2版在線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