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22-05-26 11:35
今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形勢持續轉好,糧食價格保持穩定有較好基礎。眼下,各地正在開展春播、夏收工作,努力端穩中國飯碗、守好糧食安全。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源頭,關系14億人的“口糧”。端穩中國飯碗,必須做到種源自主可控、種業科技自立自強。
大豆是我國飲食中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油料來源,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和消費國,守護國家糧食安全,提高大豆自給率是焦點。
“高標準農田”旱澇保收、高產穩產。今年,全國計劃新建高標準農田1億畝、統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500萬畝,讓百姓種得更輕松、更高效。
無人機、 無人駕駛技術、 北斗導航、 5G技術、地理信息技術、云計算……各種黑科技相互碰撞,助力“智慧農田”建設,讓耕種方式更符合時代發展。
“雙減”之下,“教育大市”如何破題高質量發展?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4月份工業物流保持平穩增長
三夏時節 | 海事部門開通“零待時”綠色通道 “四優先”保障農耕...
湖南:加快推進動物疫病凈化工作,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莊稼漢”周雷:讓“中國稻”給世界更多驚喜
“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加光明” ——習近平總書記引領統籌...
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致參加2022年“三夏”麥收作業農機手的一封信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