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 2022-05-29 23:29
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杜敏娟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是黃土高原蘋果生產優勢區、最佳適生區和優質蘋果生產“黃金地域”,果品產業經過連續40年的發展,總面積達到100萬畝以上,果品總產量達到80多萬噸,產值近50億元。靜寧蘋果先后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綠色產品、出口創匯、中國馳名商標等8張國家級名片和“中華名果”等17個國家級大獎。這兩年,為持續打造靜寧蘋果品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靜寧縣積極探索發展“智慧果業”,讓蘋果乘上“智慧云”。
五月盛夏,正是果樹套袋高峰期,在一年前建好的靜寧縣威戎鎮智慧蘋果產業園內,智慧滴管系統已安裝完成,開始機械化作業。這個園區占地2000畝,引進龍頭企業德美地緣公司流轉經營1500畝,農戶創業園500畝。
智慧蘋果產業園通過引進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配套建設智能自動灌溉、土壤監測、氣象預警、病蟲害及養分監控、電子滅蟲等數字化綜合服務管理系統,實現園區生產智能化、管理數字化,蘋果園有了“科技范”。
“在園區管理上,我們引入了‘物聯網系統’,通過系統傳感器采集果園內濕度、溫度、氣象等數據后,設備自動操作,適時精準滴灌水肥,對作物進行‘精細喂養’。” 靜寧縣威戎鎮智慧蘋果產業基地負責人王彥剛一邊操作,一邊介紹。?
在傳統的農業生產中,施藥、追肥,沒有大量人工參與根本難以完成。現在,2000畝的果園,2個工人,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只需輕輕一按,就高質量地完成了果園各個環節的作業。
智能化不僅降低了蘋果種植水、肥、人工的成本,還提升了果品質量,促進農民增收,實現了節省增產“齊步走”。
“智慧果園的建成,支撐起了果園技術的更新,果農種果的信心,更重要地助推我鎮產業振興邁向‘快車道’。” 靜寧縣威戎鎮鎮長祁康樂說。
在靜寧縣,和威戎鎮智慧園一樣有“科技感”的果園,還有城川鎮35度體驗園。
城川鎮35度體驗園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核心,打造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強、輻射帶動大、功能布局全、指導性強的智慧果業物聯網大數據中心,集成3S和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深度融合農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土壤學、氣象學等基礎學科,實現對蘋果生產全過程進行動態監測以及科學分析決策,達到以圖管地、以圖管農、以圖智農、以圖防災、以圖決策的目標。
“現在果園區的水、土壤、病蟲害、氣象等都可以進行監測,智能系統將酸堿值、水分、溫度等數據自動傳入信息采集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專家會診,制定措施,及時預防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城川鎮飛天林果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李建說。
在發展過程中,該“智慧果園”以構建城川鎮蘋果產業大數據平臺和蘋果產業一張圖管理平臺為支撐,打造智慧果園六大系統(大數據高清智慧顯示系統、土壤與環境參數監測系統、果品質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統、果園智能物聯網建設系統、果園病蟲害監測預警系統、果園大數據輔助決策系統),實現蘋果產業發展相關數據的整合集成、開放共享與地圖可視化分析,智能化生產。
同時,威戎鎮、城川鎮在“智慧果園”的基礎上,配套完善園區內基礎設施,引導園區旅游觀光、休閑采摘,促進農旅融合發展,在智慧田園綜合體等方向繼續延伸,力求突破。
【2021年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 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構建...
以“數”種養 智慧農業“綻放”小山村
九部門: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優先開發符合“三農”需要的技術...
民政部等9部門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 明確智慧...
河南鄧州:智慧農機“顯身手” 無人農場盡顯科技范兒
甘肅省科學推動廢舊地膜回收利用調查
甘肅:把農民增收作為根本之舉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關于《設施農業用噴灌設備》等三項甘肅省農機專項鑒定大綱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