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 2022-05-31 10:05
“王老師,你發過來的丹參種苗已經補種下去了,調整種植流程后成活率穩定在90%以上……”近日,在甘肅省莊浪縣韓店鎮東門村二社的一塊梯田邊,南開大學幫扶干部、駐村第一書記王建鵬向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春國報喜。
南開大學在莊浪縣推動科技助農項目“中藥材新種質創制、新品種培育及推廣”。4月下旬,韓店鎮流轉了種植條件較好的10畝山地用作試驗田,以現代化種植技術試種首批南開大學培育的優質丹參。
整理土地、鋪設地膜、種植種苗、澆水、施肥……王建鵬和種植戶韓跟虎每天到地里幾趟,遇到問題便向王春國尋求指導。如今,望著地壟上綠油油的丹參苗,王建鵬等人放心了。
“丹參新品種每年4月種植,10月底就能收獲。畝產濕貨1500公斤左右,照這樣計算,每畝丹參毛收入6000元左右,比以往的中藥材種植收益翻了不止一倍。這10畝試驗田可以為村集體創收5萬元左右。”王建鵬信心滿滿。王春國課題組還幫當地聯系了天津、河北等多個省市的大型制藥企業預約收購,將幫扶進行到底。
王春國說,希望通過科技力量大幅提升莊浪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的自主“造血”能力,從根本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為水稻育種提供優良基因(科技視點·種業科技自立自強⑥)
中國農科院將對水稻、小麥等五大作物開展增糧科技行動
方正:70萬畝水田鋪展“科技興農圖”
鄉村振興看青海丨海南州:科技賦能 讓農牧業生產更“智慧”
減排好幫手:林業廢棄物遇上地熱|科技創新世界潮
吉首市:農機“顯身手”科技“鬧”春耕
河南開展應對特大洪澇災害應急演練
科技興糧儲糧 重慶市啟動2022年糧食科技活動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