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 2022-06-05 19:14
貴州6月2日消息 入春以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按照“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利用壩區水利資源,優先保障糧食生產基地供給,大力發展雜交水稻、優質稻、高產稻等作物,確保糧食生產穩步推進。
近日,在岑鞏縣天馬鎮杜麻壩區記者看到,在縣農業局農技人員的現場指導下,村民們通過學習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大力發展高產稻種植500余畝,讓該壩區成為天馬鎮糧食生產的示范區。
“杜麻壩區一直是天馬水稻主產壩區,我們今年種的是高產稻,高產稻的產量高,而且銷量好,今年擴大了20多畝。”岑鞏縣天馬鎮杜麻村黨支部書記楊顯亮介紹道。
在岑鞏縣凱本鎮四季村壩區,通過實施“退草還稻”項目,700畝集中連片的梯田通過土地整理已變成制種良田,村民們正忙著制種水稻秧苗移栽、施肥等作業,處處都是繁忙的勞作景象。
“以前四季壩區全部是種牧草,后來在鎮里面統一部署下,引進公司做雜稻制種。父本已經全部移栽完成了,目前都是在施肥,為下一步母本移栽打好基礎。”岑鞏縣凱本鎮四季村黨支部書記代喬萍說道。
按照全縣“一盤棋”思路,岑鞏縣將整治壩區“非糧化”,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頭大戲。2022年,全縣計劃糧食播種面積26.7萬畝,糧食總產量達8.6萬噸以上,其中水稻種植13萬畝,雜交水稻制種面積3.55萬畝。目前,全縣各壩區秧苗移栽正如火如荼有序推進,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藍莓產業 助農增收
未來一周南方將迎兩次降水過程 貴州廣西局地有大暴雨
貴州道真縣——產業優勢融入地緣優勢
海口市墨橋村村民引種“瓊山福稻”實現增收
吉林省糧食作物播種已完成99.5%
抓好“三夏”生產 奪取糧食豐收 云南省全年糧食生產任務有望超額...
若羌:用科技為糧食生產 “保駕護航”
“智慧樹”開花 這組圖帶您走進貴州數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