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 2022-06-03 19:41
風吹麥浪遍地金黃。一邊是中原大地從南到北漸次鋪開的豐收美景,一邊是糧食收購“倉等糧、錢等糧、人等糧”,豐收的小麥即將從田間地頭顆粒歸倉,讓“中原糧倉”更殷實。
“一個麥穗的籽粒數就有五六十粒,往年也就四十來粒,今年產量應該不會低。”這幾天,滑縣種糧大戶王付強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如此收成,實屬不易。去年冬小麥播期推遲,讓王付強有點擔心,不過,農業部門指導他選用免耕早熟品種,再覆上保溫地膜,后期還有科技人員量身定做田間管理方案,為小麥豐產提供了保障。王付強說:“今年小麥市場收購價格比去年高了不少,能賣個好價錢。”
就在中原大地展開豐收圖景之際,河南積極騰倉備庫,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已提前準備倉容530億斤,做好了收購器材設施、人員培訓和安全防汛措施等準備工作。省農發行已籌集500億元信貸資金,授信糧食企業275家,做到“倉等糧、錢等糧、人等糧”。
早在兩個多月前,中儲糧安陽直屬庫有限公司滑縣道口分公司就積極組織騰倉備容,前一段時間又進行倉庫地籠鋪設、加固和防潮處理等工作。“通過地籠能夠把糧食的含水量和溫度降下來,保證后期儲糧安全。”該分公司副總經理肖江說,目前,已經騰出倉容3.6萬噸。
在河南鄭州中原國家糧食儲備有限公司,記者看到,所有倉房全部應用機械通風、環流熏蒸和電子測溫測濕技術,設備已經擺放到位,工作人員正在加緊培訓,一旦開始收購,可以提高樣品分樣和不完善粒檢測、衛生指標檢測、容重指標檢測的效率。“預計今夏將完成4萬余噸小麥輪換收購任務和近9萬噸小麥增儲任務。”河南鄭州中原國家糧食儲備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主任李霞信心十足。
與此同時,全省糧食加工生產企業也在“摩拳擦掌”,為夏糧收購做好準備。為避免農民聚集,很多企業采用“互聯網+”收購方式,大力推廣預約收購、上門服務等,通過公司自采、農戶自送、經銷商直供、向大型農資合作社定向收購等方式,積極進行儲備收糧。
各地的糧食經紀人也開始活躍起來。5月29日,在永城市演集街道曹樓村,糧食經紀人曹德信開磅收糧:“今年的小麥開磅價格每斤1.45元,比我去年收購的最高價還多兩角,比2010年我剛開始干這行時每斤價格高出50%左右。”
這些年來,緊跟市場風向的曹德信見證了小麥價格“節節高”,頭腦靈活的他還租車為賣糧大戶提供上門服務。去年,他收購了400萬斤小麥,供給中儲糧永城直屬庫有限公司。問到收入,他笑道:“相信今年要比去年多!”在全省,像曹德信這樣的糧食經紀人遍布村村鎮鎮。
市場經濟要遵循市場規律。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財政廳和省農發行已經制定了支持市場化收購的政策措施,推廣“龍頭加工企業+國有倉儲企業+政策性金融機構”聯合實施的“市場調控糧”收購模式。
據了解,今年,河南一等小麥托市收購價格1.19元/斤,二等小麥1.17元/斤,三等小麥1.15元/斤。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國內小麥市場價格高位運行,最低收購價大概率不啟動,而各類市場主體對小麥后市看漲,入市積極性高,今年小麥市場化收購繼續占主導地位。
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當好穩住大國糧倉“壓艙石”
荒坡地變身新糧倉
元陽縣:水稻“上山” 荒山變“糧倉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榆樹市提升糧食產能筑牢大國糧倉紀實
新華全媒+丨“中原糧倉”迎來麥收時刻
“中原糧倉”迎來麥收時刻
續寫春天的故事|山東煙臺:耕牧"藍色糧倉"
耕牧“藍色糧倉”——山東煙臺海洋牧場建設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