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聞網 2022-09-03 20:08
“來來來,快嘗嘗看,咱這香瓜有啥不同?”6月1日下午,蒲城縣六合老口味香瓜采摘園里,被譽為“香瓜哥”的郭銀科正忙著給到訪的客商切瓜。“嗯,香、甜,可以連皮吃的……”客人們吃的樂開了心,老郭更是不亦樂乎。
“嗯嗯,你加我微信,我直接給你發貨!”“老張,你要五盒香瓜?好的,還是老價錢,一個香瓜三十多!”交談之中,郭銀科的電話就沒有中斷過。“在一次招商會上,聽說有人將一個蘋果賣到10元,我要將一顆西瓜賣到100元。前幾天,我把一個彩虹西瓜賣到了96塊錢,距離目標很近了。”郭銀科自豪地說。
改良種植甜瓜,郭銀科的致富新門路
在老郭的帶領下,記者看到采摘園里一個個大棚整齊有序,瓜棚里滿眼蔥綠,一個個香瓜被戴上了各種紙袋子。“防蚊蟲,確保香瓜質量。”郭銀科說。
據郭銀科介紹,六合村的鄉親們一直靠在附近的石渣廠和石灰窯打工掙錢。隨著近年來國家相關政策的調整,窯關了礦停了,可群眾的日子怎么辦?隨后縣鎮也通過各種方式指導群眾尋找新的致富門路。而郭銀科則通過多方考察學習,從2000年開始種甜瓜。當時規模小,瓜的品質也一般,價格也很低。從2010年起郭銀科開始動腦筋研發蒲城的地方瓜品種:“能不能讓我們的瓜,吃到小時候的口味?”之后,郭銀科便走上了品質改良之路,并在綠色栽培模式上下起了功夫。從傳統的不覆膜種植到覆膜栽植,再到塑料拱棚下覆膜栽植,郭銀科種香瓜的技術不斷升級,他種植的瓜也越來越受大家歡迎。
科技引領發展,郭銀科的甜瓜種植經
在郭銀科看來,自己的小香瓜頗受市場歡迎,品質好。首先是科學技術引領了發展。“要發展農業,離不開先進的農業科技。”郭銀科說。多年來蒲城縣農廣校專家不斷過來指導和提供技術服務,提高了香瓜種植過程中的科技含量。其次是自身積累了一套種香瓜的致富“秘笈”。一是拒絕化肥和農藥,專施有機肥,防止土壤板結,保護根系生長,增強植株抗病抗蟲的能力,并采用物理和生物的方法防治病蟲害,提高瓜果品質。二是采用立體吊蔓栽培。合理密植,吊種的瓜,能保證光照充足,瓜形正、色澤均勻,瓜的品相好。三是拉開溫度差,提高甜瓜糖度,棚內蜜蜂授粉。四是采摘香瓜的時間有講究。別人是早一天下午采摘,郭銀科都是當天凌晨4點多開始采摘。“這個時間采摘的香瓜口感清脆,像從冰箱里拿出來似的。”郭銀科說。
隨著甜瓜事業的不斷擴大,2013年,郭銀科成立了六合老口味家庭農場,2014年先后兩次與渭南市農科所、蒲城縣設施農業局參加北京大興全國西甜瓜擂臺賽并獲得榮譽。2015年,郭銀科為老口味香瓜注冊了“香瓜哥”商標,每個盒子里都放上精心印制的宣傳彩頁,“香瓜哥”的頭像特別醒目,加上瓜好更讓人一下子就記住了“香瓜哥”的品牌。
訂單式生產,老郭的新型致富模式
“我的瓜一點不愁賣,3個兩斤重的小香瓜,能賣138塊錢而且基本上都是老客戶!”郭銀科說,香瓜要賣的好,必須走品質之路,如果沒有品質價錢肯定上不去。
據了解,在銷售方式上郭銀科也進行了創新。他通過微信發布香瓜生長過程,吸引了很多的采摘者,一傳十、十傳百,很多的老客戶都成了他的義務宣傳員。“往往手握訂單但棚中無瓜令人頭疼。”郭銀科略顯自豪地說。
“老郭家的甜瓜深受客戶喜歡,被親切稱為香瓜哥呢,他不僅是縣上的種植大戶,香瓜賣到了哈爾濱、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產業上起到了引導示范作用。”蒲城縣設施農業發展中心主任武岳告訴記者。
“臨近端午節,前來買瓜的訂單更是在排隊發貨。”郭銀科說。據悉,郭銀科已帶動當地十多戶大棚種植戶種植老口味香瓜,引導本村村民建造溫室20余座。“從種子、栽植到管理采摘,甚至銷售,我都是全程服務,通過自己的種植方式讓更多的種植戶改變以往只追求高產量轉為現在的生態種植追求品質,讓更遠更多的人能吃到兒時的香瓜口味。”郭銀科說。
“我給自己訂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對標民營企業老干媽,讓自己的‘香瓜哥’成為全國的知名品牌,讓自己的香瓜產業發展有更大的超越。”發稿時,郭銀科意氣奮發地說。
來源:西安新聞網
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這里的村民實現“華麗轉身”
端午假期天氣地圖出爐 十大奇葩口味刷新粽子印象
天價辣椒、蘋果苦瓜、櫻桃番茄……這里的新奇特你都見過嗎?
云遇中國·夏日原味|江西南昌:“智慧番茄”的致富經
南雄紅松茸念活“致富經”
蜂蜜產業帶動“三產融合” 這里的鄉村“蜂”景獨好
小番茄大智慧|央廣網記者帶您探秘“花樣”番茄致富經
她的系列種植技術 讓這里的馬鈴薯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