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廣播電視臺 2022-06-12 11:36
80后的他扎根曲靖2.89萬平方公里沃土12年,先后承擔國家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青貯飼料玉米品種篩選及推廣、農作物新品種引進和農業新技術展示示范推廣等工作,勤勤懇懇、碩果累累。他就是曲靖市種子管理站副站長齊萬清。
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畢業的齊萬清,一直對種子有著特殊的感情,主持和承擔了多次國家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
“我們這個基地常年承擔國家西南片區區域性實驗,是云南省唯一一個國家級西南片區中高海拔區域性實驗基地。”齊萬清告訴記者,在玉米生長的各個時期,他和同事都會定期、不定期到田間,進行相關的規范管理,保證這一試驗順利完成,達到預期效果。
按照國家玉米試驗方案和引種備案要求,齊萬清已累計實施玉米試驗上百余組,涉及品種1300個。并結合實際,科學制定了全市引種備案標準及工作方案,創新建立“雙簽字”工作機制并在全省推廣應用,讓百姓用上優良種子更有保障。
為切實促進老百姓增產增收,齊萬清一直緊盯老百姓種植中遇到的難題、痛點,不斷開展技術攻關。由他和同事在曲靖遭遇旱情期間探索總結的窩塘抗旱集雨技術,一直被推廣應用并不斷改良。
與此同時,齊萬清積極探索二垡種植、煙后套種、馬鈴薯(魔芋)套種和作物改種等形式多樣的栽培技術模式,提煉形成了一套科學完備的青貯飼料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規程,實現了良種、良法配套,促進了種植業結構優化和畜牧業節本提質增效。
經過多年“苦練內功”,齊萬清參與審定通過的主要農作物新品種186個,其中,20個通過國家級審定(登記);并參與主持完成高蛋白玉米新品種“勝玉6號”的選育推廣應用,主持完成蘭育21和世紀翡翠兩個大豆品種的選育自主試驗。
“我將進一步發揮好專業優勢,在農業品種試驗、新品種展示、引進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探索一些新品種高產高效的種植方法,同時組織一些現場培訓,把這些科學技術普及到生產一線,普及到田間地頭。”成績只是過去,齊萬清說,在種業創新發展的道路上,他將永不停歇。
山東農機學會成功獲批2022年助力創新驅動發展行動項目
廣西河池:云集“僑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湄潭縣六項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文明鄉風展最美畫卷
甕安縣茶產業發展座談會在建中茶旅小鎮召開
在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安徽篇)
科技部:2021年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達33萬家
安徽支持金融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河北:科技助力“三夏”生產 確保糧食豐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