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2-06-12 12:09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這是800多年前詩人陸游描繪芒種節氣的場景。而今天,在陸游一生鐘愛的紹興鑒湖岸邊,再現“四野皆插秧”的場景,千畝紹興酒糯稻基地開始插秧。首批糯稻種植面積為1000畝,由中國黃酒龍頭企業古越龍山與鑒湖濕地公園管委會聯合打造,讓“鑒湖水、紹興糯”成為紹興酒的重要符號。
這不僅僅代表著傳統意義上芒種時節的開始,更是在這美麗的鑒湖畔播下了一粒“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的種子,希望以黃酒原產地保護區基地為依托,串聯運河文化、鑒湖風光,加快稽山鑒水生態功能示范區建設,交出共富路上新答卷。
據了解,古越國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距今7000年的余姚河姆渡遺址發現大量稻谷遺存,糧食有剩余,成為釀酒的基礎。在紹興的諺語中就有“老酒糯米做,吃了變獳獳(nuonuo)。”糯米是黃酒釀造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為了實現糯稻基地“生態化種植、數字化展示”的目標,讓消費者更加直觀了解古越龍山的原料來源,紹興黃酒集團、鑒湖濕地公園管委會與中國電信合作,開通24小時的慢直播系統。消費者無論走到哪里,可以在央視網、人民日報、騰訊新聞、抖音平臺等直播渠道,觀看鑒湖國家濕地公園美麗的景色,見證基地糯稻的成長。
活動現場,紹興市黃酒行業協會會長徐明光為古越龍山紹興酒鑒湖糯稻基地授牌,希望大家共同來保護好鑒湖水環境和種植好紹興本地糯米,利用現代的數字化傳播手段,并利用央視網等權威發布,擦亮紹興生態的金名片。“今天我們打造的鑒湖國家濕地千畝糯稻基地,是一件多方受益的大好事,我們以構建生態之美來推動紹興的農業、黃酒產業和旅游產業的發展,相信會讓紹興的產業人氣更旺、名聲更響、走得更遠。”徐明光會長表示。
原標題:《芒種時,鑒湖岸,插秧忙……全國首個數字化展示的紹興酒糯稻基地掛牌成立》
今日芒種 四野皆插秧 一年中最忙
黃山區舉辦水稻插秧側深施肥技術現場會
芒種:稼穡蓬勃、馳而不息
永順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召...
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國兒童中心成立40周年強調 發揚光榮傳統用心用...
北大荒集團召開專題會議推進數字農業展示館及閆家崗數字農場體驗...
潛山召開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基地建設暨無人駕駛插秧機演示觀摩籌備...
不誤好時節 村民插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