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電子版 2022-06-08 23:54
原標題: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貴州貴陽烏當區——生態“原色”勾勒 產業“綠色”出彩
吳利民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久鋒? ??
近日,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遍地花開,美景如畫,一個個美麗鄉村遍布黔中大地。行走畫中,悠悠鄉愁彌漫山水間,吸引著八方來客,也讓無數游子回歸故里。
生態,一直是烏當的亮麗名片。這里全年平均氣溫14.6攝氏度,森林覆蓋率達57.95%,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5%以上,2017年9月被命名為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
近年來,烏當區依托良好生態優勢,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不斷拓寬“兩山”轉換通道,鞏固提升全國“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品質內涵,推動高品質生態環境和高質量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著力打造留得住鄉愁、聚得起人氣、看得到未來的美麗鄉村。
從荒草地到農業產業園
擦亮產業新“名片”
夏日,烏當區百宜鎮拐比村的天貴茶園依舊涼風習習,加工坊內茶香四溢,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游玩,感受夏日清涼。
幾年前,這片茶園還是一片荒草地。改變從2014年開始,烏當區引進貴州天貴茶業有限公司規劃開發荒地建設茶葉種植基地,占地3000多畝的天貴茶園在拐比村鋪展開來。
“黨支部引領,龍頭公司帶動,讓我們看到了茶產業發展的巨大潛力。種下這些茶樹,就種下了希望。”一直在外務工的拐比村村民羅長龍聽說村里要建茶園發展茶產業,立刻返回老家,把家里的50畝地全部入股合作社,一口氣全都種上了茶樹。
在烏當區百宜鎮的高山紅生態農業園里,場上村胡家綠寶石梨園的黃金梨子惹人喜愛,紅旗村的藍莓讓人望而生津,還有紅色的辣椒、白色的折耳根、綠色的無公害蔬菜、黑色的黑羽雞養殖業……如今的百宜鎮,“五彩農業”已經成長為特色支柱產業,成為一張亮麗“名片”。
讓百宜茶香四溢、瓜果飄香、香蔬滿園的秘訣就在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以及科學技術的賦能。
百宜鎮平均海拔1330米,氣候溫濕,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環境優美,無任何工業污染源;森林覆蓋率達55%,水、大氣、土壤、環境值均達國家二類以上標準,素有“天然氧吧,綠色寶石”之稱。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利用貴州省農科院果科所、貴州省農職院專家技術人員組成三農專家服務團的優勢,通過開設“田間課堂”,手把手、面對面地從栽種、剪枝、疏花疏果、科學殺蟲等方面全方位、全過程對農戶進行跟蹤指導,為農業增質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注入科技力量。
“除了科技賦能改良品質,我們還舉辦親子互動體驗、娛樂休閑、特色農產品展銷等活動,吸引親子家庭前往采摘體驗,讓其盡享采摘樂趣,感恩大自然的饋贈。”百宜鎮黨委書記羅勇說,現在的百宜是“五彩”的百宜,歡迎大家前來體驗游百園、享生態、品好茶、嘗鮮果、體農事、養身心的原生態鄉村旅游。
從荒山到度假區
帶來游客新體驗
沿著綠樹成蔭的河谷,走進古老的山寨香紙溝,數十條小溪自林間滲出,形成懸泉飛瀑;布依山寨依山傍水,杜寨“播娜摩”簸箕畫、貼畫獨具匠心,耐人尋味;垂釣區松樹林幾灣綠水,鳥鳴魚躍,使人流連忘返……
這樣的生活感染著每一位到訪的異鄉人,讓其置身于心底的那個故鄉;這一切也撩動著游子的思鄉之情,吸引著他們留在家鄉。
“朋友說這里不僅山美水美,還有古法造紙、簸箕畫、布衣風情等特色文化,夏秋季節還能采摘水果,讓我有空一定來看看。百聞不如一見,這里一點也沒讓我失望。”來自四川的游客陳勇攜家人到烏當區新堡鄉楓葉谷景區游玩時感慨道。
每年盛夏,在烏當區新堡鄉楓葉谷旅游度假區,水上樂園、叢林探險、5D玻璃云橋等項目笑鬧聲不絕于耳,游客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
誰能想到曾經不起眼的荒山,經過精心打造,搖身一變成為貴州首個集休閑體驗、生態觀光、主題游樂、大型演藝、康體養生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山水休閑旅游度假區。
如今,新堡不僅擁有楓葉谷景區、王崗庖湯第一村、香紙溝景區,還推出徒步旅游路線、“庖湯”康養等一系列“旅游+”項目,拓展出了山地體育旅游、休閑旅游、農業觀光、康體養生等旅游新業態。
隨著游客量不斷增加,新堡鄉建成了一批特色種植基地和特色養殖小區,鼓勵、支持能人興辦農家樂、民宿,帶動村民返鄉創業就業,走出一條“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新路子。
從單一種植到農文旅
農民端上“金飯碗”
時下,在烏當區水田鎮上壩村,3000畝的李子樹早已花開,整個上壩村變成一片花海,吸引了無數游客觀賞游玩。
對于上壩村村民來說,今年又將是一個豐收年。“近些年來,我們一直發展酥李種植產業,將其作為上壩村的主導產業,目前種植面積已有3000多畝,全村的酥李年產值上百萬元。”上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碧剛說。
近年來,村里鼓勵大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馬云友又種了4畝李子樹。如今,植滿李子樹的漫山遍野,已經成為上壩村的“金山銀山”。
在烏當區羊昌鎮,顏色各異的郁金香艷麗綻放,匯成一片醉人花海,讓游客連連贊嘆。
幾年前,羊昌鎮還是一個傳統的農業鄉鎮,雖然有著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卻無法轉化為經濟優勢。
近年來,羊昌鎮以產業轉型升級為重要依托,堅定不移走“農文旅”融合發展道路。隨著貴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落戶、羊昌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實施,羊昌鎮通過做好生態文章,大力發展以花卉產業為主的綠色產業,努力打造充滿特色的“羊昌·花畫小鎮”,把綠水青山與旅游業緊密結合,發展生態休閑旅游,讓村民們端上了“金飯碗”。
瓜果飄香的采摘園、生意紅火的農家樂……美麗宜人的鄉村成了旅游休閑的好去處,烏當用生態“原色”勾描出美麗鄉村好“錢景”,讓鄉村呈現出一幅生態美、百姓富的美麗畫卷。
貴州開展專項整治徹查自建房安全隱患
湖北鐘祥 延伸蘿卜產業鏈條
黃金綠色產業!竹林里的新鮮空氣,賣出了現錢
竹田頭村:山水賦美 文旅賦能 推動綠色共富
青海通報4起關于生態環保領域典型案例
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產業生態范圍進一步擴大——我國衛星導航產業保持高增速
甕安縣茶產業發展座談會在建中茶旅小鎮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