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 2022-06-17 16:53
近日,哈爾濱市農科院在黑土地保護利用方面提高科研攻關力度,組建了聯合科研團隊,與大慶市農業農村社會事業服務中心對接“鹽堿地改良”合作課題,旨在運用生物技術實現鹽堿地大豆種植穩產增產。
據了解,哈市農科院的畜牧與生態技術研究分院和糧食經濟作物研究分院組成聯合科研團隊,與大慶市農業農村社會事業服務中心初步達成了項目設計方案、技術路徑、數據采集、實施計劃和具體分工。該項目通過利用食用菌廢棄菌渣與動物糞便混合發酵的生物技術,改善鹽堿地微生物菌群,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后的土壤適合大豆種植,搭配使用抗鹽堿大豆種衣劑,將實現鹽堿地大豆種植穩產增產。
“鹽堿地改良”項目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經過課題組初步探討,項目試驗地選在大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農業科技園區。該地塊面積約為4畝,土壤酸堿度PH值在7.9~8.2之間,適宜開展“鹽堿地改良”問題研究。項目運用生物技術,力爭實現鹽堿地大豆種植畝均增產10~15公斤。
深圳新開工109個項目 總投資超千億元
國家首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臘巴山風電項目正式開工
生態環境部:切實依法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環評保障工作
泰國與越南聯手抬高米價,將會帶來什么影響?
水利部出臺19項舉措 推動水利項目加快建設
河北大學學子創建“尋樂”項目 傳承非遺文化
山東農機學會成功獲批2022年助力創新驅動發展行動項目
UPL與Chr. Hansen聯手推出微生物營養產品Zoa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