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 2022-07-17 22:35
6月9日上午,天津市“三夏”小麥機收正式拉開大幕。在濱海新區小王莊鎮陳寨莊村,5臺聯合收割機奔馳在滾滾金色麥浪里。不一會兒,金燦燦的麥粒便顆粒歸倉。而小麥秸稈則隨聯合收割機作業,大部分粉碎還田再利用。
今年,本市全年糧食播種面積將達到542.8萬畝。其中小麥播種面積178萬畝,預計產量可達70萬噸以上。目前,本市小麥已陸續進入收割期。自9日開始,本市“三夏”小麥機收作業從濱海新區、靜海區開始,由南到北逐步展開,預計到6月25日全市大規模作業基本完成。今年小麥總產量預計在70萬噸以上,總體好于去年,有望再創新高。
天津市農業農村委種植業管理處處長王學忠介紹,為了保障小麥穩產,今年市農業部門狠抓麥田管理,及時查苗情、查墑情、查病蟲害。自麥苗返青以來,由于麥田底墑足、冬季氣溫高,對冬小麥生長非常有利,再加上肥水管理科學有效、“一噴三防”等措施落實有力,夏糧單產水平好于預期。
“三夏”是一年中重要的農事活動,包括夏收、夏種、夏管,是全年首個農忙時節。除了機收小麥之外,本市各涉農區還要同時完成190萬畝夏播計劃,通過壓茬推進夏收、夏種,確保做到全年的糧食面積只增不減。
小麥夏收歷來被稱為“龍口奪糧”。據氣象部門預計,麥收期間不利氣候因素將比常年偏多,再加上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這將給麥收帶來困難,給跨區機收組織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王志林表示,為了打好“三夏”這個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仗,市農業農村委會同市交通運輸、衛生健康、氣象、石油石化等部門,成立了市級“三夏”小麥機收工作專班,及時掌握各區機收進度,協調解決“三夏”機收過程中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農機燃油供應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本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同時開通公布小麥機收保障熱線電話,確保作業人員遇到困難能夠得到快速解決。
9日上午,本市“三夏”小麥機收減損比武活動同期舉行。除了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外,摟草機、打捆機、翻轉犁、旋耕機、播種機、無人植保機等20余臺現代化農業機械依次在田間展示自己的“本領”。從曾經“黃金鋪地、老少彎腰”到現在“只聞機器響、不見人奔忙”,本市農機裝備應用的智能化轉型升級,讓農活兒更加省時省力,也讓本市糧食收獲質量更高、損失更小。
“夏糧歸倉,心里不慌”。目前,全市3.1萬臺農機具已檢修完畢,枕戈待發,預計“三夏”期間將有8000余臺拖拉機、4500余臺聯合收割機、5200余臺播種機、100余臺打捆機,投入到本市夏收、夏播和秸稈打捆作業中,確保顆粒歸倉,為全年豐收奠定基礎。
“科技+”讓晚播小麥豐產又豐收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時節】陜西各地推進機械化收割進度 確保夏...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時節】開秤啦!夏糧上市呈現“三高”新變化
關注三夏丨麥收進度超九成!安徽全力確保“顆粒歸倉”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時節丨河南:麥收進入高峰 各地搶收忙
冬小麥收獲還有100天 夏糧豐收有保障嗎?專家這樣說
中聯重科智能農機為三夏生產插上“科技翅膀”
夏邑縣組織開展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