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縣委宣傳部 2022-06-14 20:30
“聚焦創新強驅動,數字賦能促發展!”6月12日,作為第二十二屆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重要活動,中國龍蝦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淮安市盱眙縣舉行。中國工程院張洪程院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江蘇省克氏原螯蝦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陳煥根等8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行業發展新機遇、產業發展新模式,同心協力推動中國龍蝦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盱眙縣龍蝦養殖面積達83.5萬畝,其中蝦稻共生面積達66.5萬畝,產業規模突破百億元。同時,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穩住“三農”基本盤,盱眙搶抓機遇、創新思維,提出了龍蝦“二次創業”,催生了產業發展新動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在《科技創新升級稻蝦種養,做強稻米龍蝦雙品牌產業》專題分享時表示,目前稻蝦綜合種養產業模式內容豐富,全國很多地區均有發展,各有特色,涌現出了“稻蝦輪作”“早稻早蝦”“一稻兩蝦”“一稻三蝦”等模式。“目前,稻米初級加工產品多,而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產品較少;稻米品牌多而散缺少影響力強、增值盈利多的引領性品牌。”就龍蝦產業而言,稻蝦產品加工、流通技術還要進一步創新,促進產品多元化升值盈利,迫切需要創新稻蝦產品深加工技術,拓寬用途,提升產品附加值;迫切需要創新稻蝦產品深加工技術,拓寬用途,提升產品附加值;迫切需要創新現代流通技術,拉動和引領產業鏈的高效運轉。
“目前,江蘇省小龍蝦產業在種業體系建設、加工產業規模等方面還有發力空間。”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江蘇省克氏原螯蝦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陳煥根表示,江蘇省小龍蝦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于強化一產特色,擴大三產優勢,補齊二產短板。比如,圍繞加快發展精深加工產業,發力在于加強小龍蝦加工品質調控關鍵技術研究,研發即食風味小龍蝦產品。加大綠色精深加工技術研發,推進酶發酵技術在甲殼素生產中應用,不斷向醫藥、化工、環保等領域拓展等方面。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張建軍表示,江蘇作為小龍蝦養殖大省,近年來全省龍蝦產業養殖模式不斷創新,加工和流通快速發展,餐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鏈和集群化水平不斷提升,在保障水產品穩定供給和促進漁業高質高效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盱眙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充分借力各位領導和專家的智慧成果,加快推動龍蝦二次創業,賦予龍蝦產業鏈更多的延伸和拓展空間,持續推動盱眙龍蝦產業創新發展,為全省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提供盱眙經驗、貢獻盱眙力量。
“中國龍蝦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是大家‘華山論劍’的新平臺,龍蝦產業發展的‘風向標’。”盱眙縣委書記鄧勇表示,一直以來,省市有關部門對盱眙龍蝦從政策保障、技術支持等方面,給予了全方位支持。近年來,國內同行與盱眙一道,聚焦前沿技術、共議熱點話題、展望產業趨勢,合作共贏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形成的新指南、凝結的新成果,也推動盱眙龍蝦產業“二次創業”行穩致遠、走深走實。(蘇華 田敏 周瑩 馬丁)
為端牢“中國飯碗”守好黑土地
扶余:村強民富產業興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端牢中國飯碗
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藍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
借助“牛醫生”等特色產品 中國巴彥淖爾開辟國際市場
清遠將打造五大百億級農業產業,帶動百萬農民持續增收
四川眉山泡菜:從一碟小菜到百億產業
鄉村振興 | 鄉村旅游迎客來 特色產業助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