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 2022-07-18 13:52
編者按:
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斗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奮斗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吉林6月10日電(記者 石洪宇)距離新米落地還有3個多月,但39歲的賀新家已在北京制定新品上市計劃。雖然受疫情影響居家辦公,但組建電商團隊、購置新式農業可視設備、拓寬海外市場渠道等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千里之外的吉林省舒蘭市,賀新家經營的家庭農場里,農民正對20公頃水田進行精細化管理,稻苗在陽光雨露中茁壯成長。“我在北京和吉林兩座城市同時創業,我要讓家鄉大米行銷海內外。”賀新家說,為了這一目標,他已經堅持了近十年。
賀新家從小接觸農耕,深知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是黑土地要“三分種,七分管”的道理。20多歲農閑去北京打工,部分顧客定制的高端農副產品讓他大開眼界:人們更愿意為綠色、健康、口味上佳的食物掏錢。
大城市教會了賀新家從商之道。經過多年打拼,他在北京經營起大型餐飲、商貿機構。
2010年以來,中國農業現代化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吉林省舒蘭市作為農業大縣,也在不斷向市場展示著當地的農業品牌。
看到商機的賀新家決定在家鄉成立家庭農場,擴大水稻種植面積。稻米主打北京市場,并希望經此登陸國外。“我們銷售的舒蘭大米等家鄉特產,主要走中高端大客戶市場,提高舒蘭大米附加值,也讓外界知曉家鄉的品牌。”
賀新家的決定得到了父老鄉親的支持。他在北京、舒蘭兩地跑,一手抓生產,一手抓銷售。他與農戶簽訂的訂單高出市場收購價,50多戶農民提高了種植標準,和他一起做優產品。
賀新家認為,這是一份投資長、見效慢的事業。但農業也特別“誠實”,春天種下種子,秋天會有收獲。
趙國生是鎮里的種田能手,通過與賀新家簽訂訂單,4噸多稻谷多收入1.6萬元。趙國生十分信任對方的長遠規劃,自己還成了農場種植基地的負責人。
賀新家充分利用北京各類商貿文化活動,把部分有機和綠色產品劃成不同的稻米禮品,讓其贏得中高端客戶。目前,他的產品已經出現在了韓國、日本以及歐美市場。
“北京是我創業的新家,舒蘭是我故鄉。”賀新家說,他將扎實走好每一步,做優產品,在兩座城市留下值得記憶的奮斗足跡。(完)
秦嶺腳下,“95后”新農人播撒新希望
農機更給力 種地更省力(話說新農村)
2022/23年度全球大米供需形勢依然向好
推動黑土地保護利用,促進數量質量同步提升 吉林養地增產促豐收...
麥收“新農人”
菲律賓豬肉和大米的低關稅延長至年底
菲律賓4月大米和玉米庫存增加
沂蒙老區“新農人”:手機成農具 直播是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