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 2022-10-10 07:21
麥浪翻滾,滿目金黃。機聲隆隆,收獲滿滿。6月初,記者走進沈丘縣付井鎮夏莊村的廣闊麥田,看到剛收完小麥的麥茬地里,一臺摟草機和一臺打捆機正在盡情地展示它們的收集、壓縮、打捆的“好手藝”。
這兩臺“高大上”的作業機械,一前一后,配合默契,尤其是緊隨其后的農機手,駕駛的秸稈打捆機,快速地“吞”吃著前面摟草機摟好的秸稈。
不一會兒,咣當一聲,一個約有100公斤重的圓筒狀的“金元寶”被“吐”了出來。就這樣,不多時,田間就錯落有致地散落了一地“金元寶”。
接下來,抓草機又將一個個秸稈“金元寶”抓緊,輕輕地放到運輸車輛上面。站在一旁的村民馬仁志十分感嘆:“現在的機械真先進啊,太方便了!以前收小麥,秸稈不知道咋處理。如今有了這個秸稈打捆機,從打捆到運走也就是個把小時的事兒,接著就可以隨時貼茬機播玉米、大豆,簡直太方便了。”
“俺今年可真是下了大本錢了,一下購買了5臺秸稈打捆機和2臺摟草機,雇了4名農機手作業,一天一臺機械少說也能打捆600畝的秸稈,如果5臺機械同時作業,一天至少可以打捆3000畝的秸稈。平均一畝地產生小麥秸稈約200公斤,可賣120多元。”農機手馬順利趁著停車加油的工夫對記者說。
據介紹,馬順利是付井鎮夏莊村村民,常年走南闖北從事農機社會化經營服務。他與人合伙創辦的碩碩農機專業合作社,擁有小麥聯合收割機、玉米收獲機、抓草機、旋耕機、深松機、播種機等大中型配套農機具20多臺。
“以前秸稈沒人要,現在成了‘香餑餑’,附近的飼料廠、養殖合作社、食用菌加工基地等都搶著收秸稈。這個麥季,我們承攬了附近種田大戶的共計3萬多畝的小麥秸稈打捆任務。”馬順利說,“經過打包的秸稈,能放三四年都不會壞,用秸稈喂牛,一頭牛就能賺兩三千元。”
回收利用解決了農民的“秸稈愁”。當日在周營鎮東李營村,村民一邊忙著將金燦燦的小麥入倉,一邊忙著用打捆機把地里的秸稈打包成“金磚”狀。
“瞧這‘金磚’,擺放一地多壯觀。”常年從事秸稈打捆銷售的村民張慧濤,正指揮五六名雇工,將剛剛打包好的秸稈,搬運到運輸車輛上,運往附近的王營村廣鑫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
在廣鑫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院內,前來賣秸稈“金磚”的大小車排起了長龍。秸稈送進肉牛養殖場,不僅解決了飼草難題,也解決了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還給農戶帶來了經濟效益,可謂是一舉“三得”。
“現在,我飼養了500多頭肉牛,最近4天收購了10萬公斤麥稈,支付收購款已達5萬余元。”廣鑫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仁賽,一邊指揮工人把現場收購的秸稈“金磚”碼放整齊,一邊給來賣秸稈的農民數票子。
馬仁賽介紹,目前,該合作社通過秸稈“過腹”綜合利用,已經影響帶動了當地46家農戶利用秸稈進行奶牛、肉牛、肉驢養殖共計7000余頭,年消耗秸稈約800萬公斤。
“全鎮有5.8萬畝小麥。過去,農民將秸稈亂堆亂放,有的堆在田埂上,有的倒在路邊上,有的扔到溝渠里或村頭坑塘里,容易堵塞溝渠,影響交通,污染影響環境。為此,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一直在積極引導農民綜合利用秸稈,變廢為寶。”付井鎮委副書記、鎮長李占偉說。
據估算,今年沈丘全縣102萬畝麥田內的小麥秸稈,通過粉碎還田、打捆銷售等,有效利用率達99%以上。其中僅秸稈打捆銷售一項,就有望為農民增收4600余萬元。
蘇丹開始建立小麥和玉米的戰略儲備
中國援助多米尼克農業科技綜合樓奠基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時節】河南信陽:優質小麥搶手 收購訂單供...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國小麥產量持續提高 受國際市場影響較
甘肅省“三夏”生產預計投入小麥聯合收割機1.2萬臺以上
鹽城建湖慶豐鎮:近6萬畝小麥收割結束并顆粒歸倉
我市小麥機收會戰全面告捷
畝產突破950公斤!河南修武小麥單產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