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吉林 2022-06-16 01:48
今年以來,石橋鎮始終聚焦做優“東翼”瀘縣工作這一戰略目標,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通過果蔬套種、立體種養、多元輪種三大模式,不斷培育壯大“一村一品”,積極打造產業基地、產業集群以及川渝特色農旅經濟示范帶,為“東翼”鯤鵬展翅貢獻了石橋方案和石橋力量。
一地雙收 大力發展果蔬套種
在石橋鎮洪安橋村的村集體經濟產業園里,層層疊疊的土地里栽滿了蔬菜和果樹,以果蔬套種提升了土地的附加值。
“果樹的生長期長,因此我們就套種了一些短平快的種植項目?!笔瘶蜴偤榘矘虼妩h總支書記邱宗祝介紹,目前產業園種植的果樹主要有荔枝、桂圓、李子和柑橘,而蔬菜則根據季節更換而播種,主要為南瓜、兒菜、花菜、水果黃瓜等。
通過果樹套種,一方面,既實現了土地的立體化和集約化利用,另一方面,也達成了全村“四季有花有果有收入”的發展愿景,成就了休閑觀光、生態采摘的新業態。
石橋鎮始終堅持連片規劃、抱團發展,不斷做大“稻漁”文章,走出了“一水多用、立體種養”的綠色生態種養之路。
在石橋鎮,泥鰍、鱔魚、小龍蝦、紅膏蟹、黑斑蛙、大頭蝦等水鮮產品相繼進入稻田,一個個“稻漁共生基地”串點成面,鏈起了鄉村振興的大產業。截至目前,石橋鎮已有6個村將發展目光鎖定到“稻漁”種養上,全鎮累計種養面積達6000余畝,其中規模化“稻漁共生基地”累計達到13個,為爭創“魚米之鄉”奠定了堅實基礎。
而“稻在水中長、漁在稻下游”的綠色生態種養模式,也成為了生態與經濟共贏、水稻與漁類雙收的優質特色產業。
一年三熟積極探索多元輪種
蠶豆、油菜相繼豐收,大豆、玉米秧苗正綠。在石橋鎮,圍繞“糧—油—蔬”而開展多元輪種,正成為各村競相探索的發展路徑。
“春季種植油菜,夏季種植糧食,秋冬季節還可以蔬菜?!笔瘶蜴傓r業服務中心主任張昌奎表示,不同作物輪種,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土質,還可以化解病蟲害對土壤造成的不良影響、實現土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可謂一舉多得。
伴隨著特色農業在石橋大地落地生根,鄉村振興也迎來了花開遍地,托起了當地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成帆)
駐馬店市確山縣中藥材“四帶四增”助力“中國藥谷”建設
俄學者:金磚國家將助力世界解決糧食安全問題
新疆石油“訪惠聚”工作隊連續9年助力夏收
深入田間地頭 助力夏糧豐收
中國水稻技術助力尼日利亞糧食增產
小麥良種助力糧食安全
減免資費、打折銷售…Ta們為助力復工復產出實招→
西藏多措并舉支持農機助力春耕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