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 2022-06-21 16:21
參考消息網6月19日報道(文/許雪毅)近日,一場國際漁業博覽會在福州舉行。蘭平勇和他公司的遠洋水產品又一次出現。
蘭平勇11歲被爺爺帶到小舢板上。老人搖櫓,他幫著拉網。伴隨著中國海洋事業的不斷發展,這位福州漁人,書寫了“地球級”的“海洋奇遇記”:30多歲創辦漁業公司,40多歲航行萬里,讓人驚呼,“太瘋狂了,這個福建人在非洲大沙漠邊建了一個漁場!”
福州是中國遠洋漁業發祥地之一。1985年中國第一支遠洋漁業船隊從福州馬尾港啟航遠赴非洲。30多年來,一大批中國“新漁人”懷抱藍色夢想,攜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締造了許多海洋傳奇。
在非洲沙漠邊建漁業基地
去年9月,兩艘燈光圍網漁船自福州馬尾港啟程,赴阿曼專屬經濟區海域圍網作業——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雖然海外項目受影響,蘭平勇仍努力新開拓了阿曼漁場和圭亞那項目。
蘭平勇創立的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這些年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漁業合作開發模式,被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農業農村部等列為國際漁業合作的典范。
作為中國遠洋漁業協會副會長,蘭平勇認為,我國是水產養殖大國,養殖技術成熟,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自然資源豐富,雙方優勢互補。
2010年,在毛里塔尼亞這個距離福建超過1萬海里的非洲國家,在緊鄰撒哈拉沙漠的努瓦迪布,蘭平勇打造了一個大型遠洋漁業基地。
缺電,就自己發電。缺水,就淡化海水。蘭平勇從西班牙買來鋼筋水泥,從近百公里外的荒漠運來沙石,從萬里之外的中國請來建設團隊。
作為目前中國企業在海外建設的最大規模遠洋漁業基地,宏東毛里塔尼亞項目,直接為當地創造了2000多人的就業崗位。一些非洲漁民在公司的專業培訓下,學會捕撈、加工、制冰、修船等技術,成為富起來的“漁人老板”。
宏東公司的漁業開發模式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認可。毛里塔尼亞與之簽訂了長期漁業合作協議。
“一帶一路”讓各國漁人受益
此次國際漁業博覽會舉辦地福州,是一座“向海而生”的城市。蘭平勇的家鄉——福州連江縣黃岐鎮長沙村,是遠近聞名的漁鄉。附近的福州長樂區,素有“水手之鄉”稱號,是明朝鄭和船隊多次駐泊起航之地。
自上世紀90年代初,福州就提出建設“海上福州”發展思路,在我國沿海城市中率先吹響“向海進軍”號角。在此背景下,蘭平勇和幾個老鄉合伙于1999年買了兩艘漁船,從福州馬尾港航行45天左右,到達太平洋從事“延繩釣”。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蘭平勇“造大船、捕大魚、跨大洋”的夢想不斷實現。如今,宏東公司擁有各類專業遠洋漁船及輔助船170艘,成為集遠洋捕撈、基地運營、冷鏈物流、水產加工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漁業企業。
今年3月,一場以“經略海洋·暢達通道·依港興城”為主題的發展大會,在福州下轄的福清市舉辦。一批海洋經濟項目簽約,包含臨海能源、海洋牧場、遠洋漁業等8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額近400億元。
“‘一帶一路’倡議堅定了企業走出去的信心。”福州宏龍海洋水產有限公司總裁鮑林在會上做主旨演講。
作為福州遠洋漁業的重要力量,宏龍公司的作業船隊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公海等領域,公司在印尼金馬安擁有占地面積7000多畝的綜合漁業基地,在印尼瑟蘭島還有一個占地面積7000多公頃的養蝦基地。
鮑林認為,福清是中國著名僑鄉,華人華僑遍布世界各地。福清應以遠洋漁業為核心,發揮“兩國雙園”產業融合聯動作用——去年,《關于中國和印尼“兩國雙園”項目合作備忘錄》正式簽署。福清企業與印尼的合作早在30年前就已經開始,海洋合作前景良好。
“‘一帶一路’倡議讓各國漁人都受益。”蘭平勇說,與自己一起揚帆奮進的,有西班牙船長,也有越南員工和菲律賓員工。
蘭平勇打算帶兩個孫子,下半年“上船”。那時,他的“宏東號”深海智慧漁旅平臺將會建成。他想象著,上幼兒園的孫子,在這個長92米、寬36米的新型海洋牧場上奔跑、纏著爺爺講海的故事,不由得露出微笑。
蘭平勇是畬族人。畬族自稱“山哈”,意即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祖先從山里來到海邊。蘭平勇更進一步,從福建漁村走向世界大洋。
綠色中國“加減法”丨農業綠色低碳發展
倒計時1天!2022《豐收中國萬里行》大型宣推活動暨《正大三農創...
中國氣象局啟動三級應急響應
新聞1+1丨前5個月的中國經濟,走勢如何?
(中國這十年)海南五指山:生態融產業 群山變寶山
第四屆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大會隆重召開
高帆:“兩個客觀規律”指引中國城鄉融合發展
勇毅篤行 長風萬里——習近平總書記引領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