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5 16:08
原標題:收視率一路攀升!《鄉約》去了山東臺,何以繼續大火?
“太好了,每周二準時守候在電視機前面,從小看的節目,又回來了!”
2022年3月29日開始,山東衛視在每周二晚9:30推出每期50分鐘的綜藝訪談節目《鄉約》。
據美蘭德視頻大數據藍鷹指數統計顯示,播出當日晚間黃金檔電視節目融合傳播綜合指數:4月5日以40.16位列第7名,4月12日以42.03位列第4名,4月19日以42.80位列第3名,4月26日以42.56位列第2名,一路連續攀升!
《鄉約》入選國家廣電總局“2022年廣播電視臺重點節目”,這檔成立于2003年,曾在央視播出近20年的老牌經典農業節目,曾是央視唯一一檔大型戶外訪談欄目,經過轉型改版,重裝革新、重出江湖,何以在地方臺繼續大火、再續傳奇?

堅守初心,不忘農民本色
從2003年開播,至今《鄉約》已經走過19個年頭,作為一檔深受觀眾喜愛的節目,雖中間經歷幾次改版,但《鄉約》面向“三農”、展示“三農”、服務“三農”的底色始終沒變。
如今在山東衛視播出的綜藝訪談節目《鄉約》,由央視老牌農業節目《鄉約》欄目團隊原班人馬歷經1年的調研策劃,圍繞肖東坡IP形象,緊跟自媒體傳播趨勢,傾力設計打造。
《鄉約》節目制作人、主持人肖東坡是全國金話筒獎獲得者,被稱為“央視第一電視紅娘”“中國第一農民之友”。三十多年的鄉村行走、數十載的熒屏耕耘,將肖東坡詼諧幽默的“農民之友”形象牢牢地樹立在老百姓心中。
《鄉約》聚焦青春、時尚、正能量、有特色的鄉村新農人,將視角瞄準一個個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參與者、建設者、見證者,建設美好生活的先行人、領路人、帶頭人,圍繞“他們的成就、承受過什么、堅持著什么、改變了什么、影響了什么”,立體呈現他們平凡生活中的熱愛與熱血、青春與夢想,輸出榜樣力量與典型意義。一群普通人,只為讓鄉村變得更好,點燃了平凡鑄就偉大、每個人都了不起的精彩,書寫了一部時代精神的人物影像志。
鄉愁(沈丹)16歲外出打工,23歲離異成為單親媽媽,25歲創業,30歲創業失敗負債八十多萬。她通過種地、砍柴、挖筍、殺豬、做茶、書法、做飯、搞建筑、開拖拉機、大卡車……不僅靠自己還清所有外債,還帶領鄉親致富,被網友稱為“全網最能干的女人”。她說:“沒有可以依靠的墻,就把自己活成了山”。
86歲的“布鞋校長”李振華從17歲來到山東沂源縣支教68年,把這里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資助學生2400多名,累計捐款145萬。2001年為感謝李振華,鄉親們自發捐款為他樹起一尊漢白玉半身雕像。2012年為發揚“振華精神”,鄉里建起了“李振華事跡展廳”。
最真誠、最親切、最樸實、不做作的鄉村生活類欄目《鄉約》,最懂觀眾想看什么、農民愛看什么,始終唱響農業強音,講好農村故事,不忘農民本色,搭建風俗文化和特色物產的鄉村大舞臺,傳遞新農村生活的美好與幸福。

形式創新,探索綜藝訪談節目新范式
依托原央視農業節目生產平臺,從前端策劃、中端錄制,到后期制作的所有生產環節,《鄉約》全部依照央視節目標準執行。在這個基礎上,《鄉約》還進行了形式創新,逐步探索綜藝訪談節目新范式。
1.網感設計彰顯互動活力
由于大部分嘉賓的視頻素材都來自于抖音、快手短視頻平臺,節目組開發了不下10種樣式風格,最終選定了現場和短視頻同框畫中畫的形式,既保留了短視頻的吸引力,也保留了現場的原汁原味的反饋反應。為延續短視頻平臺的粉絲即時互動的特點,節目針對嘉賓身上的熱點、槽點、質疑點,集中提問和互動,既保持了網絡空間的輕松活力,也保持了大屏節目生產的嚴謹、客觀與引導力。
2.現場連線呈現真實動力
對于不能到現場參加錄制的嘉賓,節目組多次使用云錄制的形式,實時連線各地嘉賓,拓展出新的空間感和即興感。《鄉約返鄉創業專輯》原本計劃現場錄制,由于嘉賓養殖的羊臨盆,臨時改為實時連線錄制,反而讓觀眾生動真實地看到園長養殖的羊、驢、大鵝、貓等各種小動物,感受演播室錄制無法呈現的畫面效果。嘉賓也不用為旅途勞頓和燈光、攝像的陣仗所困擾,可以自在地把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呈現觀眾面前,體現任何彩排和設計都無法達到的真實效果。觀眾說:“現場采訪意外不斷、驚喜連連,完全不像有劇本的樣子,真想說一句,哎,真香!”。
3.高端錄制體現技術實力
全高清8訊道全單掛錄制,確保了最大限度的素材保存,為后期二次創作預留出大量可發揮的空間和可能。環形低拍電軌和搖臂的全程錄制,為后期跳點替換及情緒再造提供了充足的可能。現場穿越機的拍攝使用,無縫銜接片頭中紙飛機的設計元素,片頭至現場銜接一氣呵成。
4.虛實景觀營造藝術魅力
節目舞臺在演播室里搭起農家院,以高低錯落的白墻灰瓦為背景,搭配遒勁的榕樹、低矮的圍墻和綠色的草地,配以冷色燈光做背景氛圍染色。訪談全景下,斑駁樹影搭配鵝黃色的節目logo,主持人和嘉賓仿佛置身月朗星稀的農家小院。屋后的LED屏幕,像一個鄉村宣傳欄,更像一幅美麗鄉村墻繪。
節目中常態化使用了后期虛擬合成技術,將節目現場,隨時加入虛擬夜空、孔明燈、小蝴蝶、開花等元素,豐富了舞臺想象空間,體現了虛實相生的東方審美。
目前,《鄉約》節目在山東衛視電視端、國家公共文化云平臺、全國百家縣級電視臺聯播平臺播出。此外,《鄉約》節目還同步在新華社APP鄉村振興頻道、思想火炬、全國IPTV、數字電視上進行傳播,新媒體矩陣累計粉絲4500萬+,前十期全網總曝光量超3.82億,播出時多臺同步直播,觀看累計超1.48億。
作者:池浚 圖片來源于作者
責任編輯:卜慶鵬
聲明:該賬號所發布文章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原創文章相關權益歸作者及數字鄉村品牌運營中心聯合所有;轉載文章會標注來源,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數字鄉村頻道的立場及觀點。如有其他需求,也可與我們聯系。
聯系郵箱:ishuzixiangcun@163.com
關于印發山東省夏季蔬菜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的通知
山東廣饒縣:“智慧牛場”讓養殖輕松無憂
高溫橙色預警 河北山東河南局地可達40℃以上
山東1例!最高檢發布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齊”心“魯”力|山東黃河灘區遷建村麥收見聞
山東:對2.8萬余名老兵事跡進行搶救性整理
山東沂源:民生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
山東省關于2022年第二批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含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