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2-07-06 10:16
近年來,佳縣積極探索實行“政府推動、園區牽動、企業帶動、群眾聯動”模式,鼓勵引導企業開辦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工廠,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并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增收。
“十三五”期間,佳縣易地扶貧搬遷871戶3240人,全部采取集中安置,其中位于榆佳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有655戶2402人,王娜娜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大早,在位于榆佳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艾草加工廠,彌漫著艾草香味的工廠制作間里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王娜娜在工作臺前,熟練地將艾絨填進棉紙,再操作儀器卷制成棒,一個個艾條在她手里被迅速地制作完成。王娜娜告訴記者,自己在艾草加工廠工作已有兩年,雖然工作忙點,但收入很有保障。“每月收入4000多元,工廠離家近,照顧孩子特別方便。”
王娜娜所在的艾草加工廠是陜西鄭乾艾葉藥業有限公司建立的一個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工廠,是集艾草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企業,這個工廠的建成不僅帶動當地農戶種植艾草,還吸納附近的搬遷戶打工掙錢,讓搬遷群眾真正就近就業穩增收。幾年來,累計為易地扶貧搬遷戶分紅62萬元,2022年還繳納標準化廠房租金38萬元。
公司董事長鄭明成告訴記者,目前,他們的艾草種植基地大概有7000多畝,能帶動種植戶1000多人次,同時生產廠房里有17名搬遷戶就近務工。
工廠建在家門口,掙錢就在社區里。就在艾草加工廠旁邊,黃土地現代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手工掛面加工廠是另一個社區工廠。2020年9月佳縣引進榆林市黃土地現代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如今已經發展成為集手工掛面和小雜糧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企業。幾年來,工廠累計為768戶搬遷戶分紅122萬元,提供就業崗位40余個。
徐巧玲就是其中之一,過去沒在這里上班時在家照顧孩子,如今就近就業不僅工資高,而且顧家也方便。“每月收入最低2000元,孩子在一旁的學校讀書,又住在對面小區,特別方便。”徐巧玲說。在為群眾分紅和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手工掛面加工廠還按照“企業+工廠+合作社+基地+脫貧戶”管理模式,吸納全縣種糧大戶(家庭農場戶和合作社),帶動周邊鄉鎮發展小雜糧等農副產品種植。
榆林市黃土地現代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手工掛面加工廠廠長武玉雄說:“下一步,我們計劃建設年產2000噸雜糧主食化專用粉生產線,并做好每條生產線的運營工作,創造就業崗位60余個。同時,通過直播帶貨和網店,建立靈活多樣的農產品銷售模式,帶動更多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增收。”
記者 陳靜仁 劉浩波
原標題:《鄉村振興看榆林 | 佳縣:工廠建在家門口 掙錢就在社區里》
山西運城:連翹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湖南古丈:“云上”鄉村 為鄉村振興插上“數字化”翅膀
武勝縣入選四川省數字鄉村試點地區
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新論)
彭超 翟世賢:數字鄉村發展的邏輯
河北數字鄉村百強縣上榜數量居全國第二
全國第三!福建14地入圍“數字鄉村百強縣”
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既要懂文化又要懂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