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2-07-18 17:51
本報訊(崔巖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杰)“以前,到俺村都是土路,下雨就不能走啦。現在出村路修寬了,日子越來越好了!”日前,河北省磁縣陶泉鄉西韓溝村農民董學飛說,“四好農村路”不僅改變了村莊,還是農民增收致富的“發財路”。
磁縣位于太行山東麓,地勢西高東低,山區、丘陵占據了全縣約85%的面積,這些區域居住著全縣近半人口,廣大農村普遍存在著“出行難問題”。如今,磁縣已建設“四好農村路”41條216.4公里,過村口、進田間、通園區、到基地,不僅解決了沿線43個村莊村民出行問題,也讓以沿途旅游景點、歷史遺跡、傳統村落等特色旅游資源串珠成線。
“路修好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大大地提高,開農家樂啊,賣山貨啊,都能掙錢,與以前的生活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都是黨的政策給我們帶來的。”花駝村黨支部書記郭書成介紹說,以前的出村路“只是一個羊腸小道,很不好走,年輕人都想辦法出村往外走,只留下老人了。而現在,天保寨景區新修的盤山柏油公路直達村莊,石頭房子、紅色兵工廠都成了景點,游客接踵而來,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也都回村嘍!”近年來,該縣將農村公路建設與全域旅游、美麗鄉村等相結合,不斷完善農村公路網絡,修好一條路,建好一片景,帶動一方富,打通“末梢路”、貫通“循環路”、建設“四好農村路”,喚醒了沉睡的村莊,催生了鄉村“蝶變”。
“路好了,當地的產品才能銷售和運輸出去。我們村創新‘互聯網+現代養殖+特色種植’集體經濟,‘三駕馬車’齊發力,誰都沒想到咱這個山溝還能跟全世界做生意。”上寨村黨支部書記張曉敏說,曾經的“地下無資源、地上無產業”山村,在村“兩委”干部全力推動下,成立了電商公司發展網絡銷售,如今“店小二”不出家門、手點鼠標、眼盯屏幕,就把本地的農特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磁縣西部山區的核桃等農副產品“走”出了大山,蒲公英等特色種植走向全國各地市場。民宿、采摘、農家樂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讓當地老百姓實現了就地打工、就地創業、就地致富。
河北出臺六條措施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
“天貓618”農民主播開播忙:挖紅薯、摘木耳、采蘑菇
農業農村部:科學抗旱 推進夏種夏管順利開展
“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張勛為荔枝種植管理發光發熱
西安市長安區——農業社會化服務讓農民種地賺錢兩不誤
6元一根“新東方”玉米,農民能賺多少?
上猶縣: “20條”措施推動農村黨員主動擔當作為
共青團湖南省委聯合省農業農村廳啟動 “百萬青年建功鄉村振興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