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縣融媒體中心 2022-06-23 09:53
晨曦中的萬馬歸朝是老司城的夢境,永順的另一個國度。
清晨,我搭乘摩托車前往萬馬歸朝。行至半山腰,突遇大霧,霧氣莽莽,纏纏綿綿,簇擁著青山,簇擁著長路,在車前跳舞,在眼瞼嬉戲。興許是坐在摩托車上的緣故,我的眼鏡已被霧氣模糊,看人看物,撲朔迷離。衣褲也成了煙霧的囊中之物,柔順地接受著露水淋浴。雖是六月,寒意卻像紡車,在我的心頭紋上若干疑問:這么大的霧,能看到我想要的風景嗎?即便找到了傳聞中的滔天秀色,那要怎么拍照呢?
摩托車司機倒是不糾結看不看得見山上的美景,也不糾結乘客問話的永順腔調是否標準,只顧著小心趕路,對濃霧、山風、對時不時的蟲鳴鳥叫,全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我有些羨慕司機朋友,用從容破除催促,用進取壓制茍安,用精湛的駕駛技術,對峙山間迷霧閃爍其詞的挽留,可能緊握在他手里的方向盤,瞄準的是我未能看清的康莊大道吧,即使迷失,也只會迷失在湘西的青山翠水之間。
霧露不愿散去,摩托車也終歸沒有退卻半分,平穩抵達山頂,忽見前方陽光明媚,大有撥得云開見日出之感,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不同的世界,所謂“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抬眼細看,橫亙在摩托車前面的,儼然是一座造型別致、結構精美、雕刻玲瓏的牌坊,橫跨道路,扛起深藍的天空,仿佛積攢著彩虹般的夢,上面鐫刻著“老司城”三個大字,依稀傳達出一股云淡風輕、安之若素的意蘊。
牌坊一側,就是景區入口處。山石依偎,托著數匹騰空而起、活靈活現的棕紅色戰馬。山舉著石,石托著馬,而馬首望天,馬蹄似鐵,帶著一股山的凝重,似乎可以瞬間踏碎滯留在長空的冷寂。我看著這些戰馬的塑像,仿佛看到了當年土司王自備甲胄,躍馬橫槍,帶領土家子民縱橫江南,盡斬倭寇于王江涇一帶的偉業。
一邊欣賞戰馬,一邊朝著山上攀爬,映入眼簾的是星羅棋布的白色帳篷房,潛于山脊之下,隱于繁華之中,像一朵朵盛開的蓮花,在翠綠的山坡上次第舒展,給我的老司城之行,增添了幾分欲與群山交談的通透,增添了幾分極目遠眺的遐想。帳篷駐地視野開闊,身與心的舒適暢快來得毫無征兆,倚著帳篷,可以看見萬馬歸朝全景。觀景臺的外面,就是被薄霧繚繞的群山,呈萬馬奔騰之勢,齊齊向著有八百年土司歷史的老司城朝拜,這或許就是萬馬歸朝的由來吧。
霧漸漸融化,漸漸稀淡。清風掀起霧紗的簾蔓,露出湛藍的天,晨霧略略下沉,就像西游記里的仙境一樣,林林總總起伏在山梁溝渠間,我從沒看到過這么美麗的景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里更是欣喜若狂,這是霧嗎?這是流淌在山間里的云海,是我平生未曾遇上的瑤池,天鵝絨般飄浮著,聚散有時,悠閑自在,讓人邁不開步,移不開眼,仿佛進入了童話般的世界。
透過海一般的云,我仿佛又一次看到了數百年前,土司王朝大軍馳騁沙場的壯觀場面。萬千峰叢層巒疊嶂,不可斷絕,不正是他們來過的痕跡嗎?堅韌不拔、忠誠醇厚的土家人,亦如這連綿青山,穿梭于歷史長河,遠山阻不住,迷霧擋不了,將與時俱進和頑強持久沉淀于民族血脈與民眾意識中,走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生生不息的民族魂。觀景臺下,有新修的溪州號動車和猛洞河號民宿,梭行于山頭,猶如長龍盤踞,畫出的弧線傲嬌而有力,也在為土家人走向現代化新永順點贊喝彩。
一邊沿著盤山公路行進,一邊擎著相機拍下美麗的畫面。管理人員和我說:“山下有霧,這里才有云海。要在晴天的時候上來,下次來早點,這樣你才會遇見真正的萬馬歸朝勝景,那是老司城的夢境,永順的另一個國度。”
在萬馬歸朝景區走走停停,我與陽光肩并肩,我與輕風手牽手,一起走過步步驚心網紅橋,走過土司營帳,走過懸崖秋千,走向空中自行車,走向滑索與彩虹橋,心間總是不經意浮現起無言的喜悅,就連腳步聲里,也按捺不住回響著贊嘆的絕句,每一次歇步,每一次眺望,都在幫我深入淺出地撫平內心的皺褶,讓我與一種遼闊的愉悅變得久別重逢。
白天,坐在白色的帳篷房里,一本書,一杯茶,賞藍天白云,望云海翻騰,聽青草頂破巖石的顫音;夜晚,邀上家人好友,與燒烤還有啤酒作伴,吃著香脆可口的土家小吃,享受著夏夜的清爽,傾聽池蛙和蟲鳴,遙望那綴滿星星的夜空,思緒萬千。人生里總有一處驛站可供停留,總有一處風景任你駐足,湘西的山水,每時每刻都有無盡的美好,即便錯過了萬馬歸朝的紅日東升,也還有土司大營的漫天星辰在等你,在這里,你可以和歷史對話,和自己對白,和過去告別,你會遇見另一個別樣的自己。
萬馬歸朝,仙境云海,土司王的故事,神秘湘西的傳說,將潛藏在我身體里的霧氣擠了出來,在足以互訴衷腸的皎皎月色里閃著光…
永順開展民兵工作“三落實”60周年民兵活動日系列主題活動
永順開展“6·16安全生產宣傳日” 活動
永順縣開展校園消防安全教育活動
永順:清廉之風吹遍大街小巷
湘西州第一家工銀“興農通”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落戶永順靈溪鎮新...
永順縣念好“三字經”守好“錢袋子”
永順縣開展縣城環境秩序集中整治行動
永順縣開展“6·15”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