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5 16:07
山西新絳縣堅持把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作為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的重中之重和核心關鍵,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六種模式”,加快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支撐。

清晨六時,仲夏時節的泉掌鎮南張村蔬菜市場早已車水馬龍、人頭攢動。已花甲之年的蔬菜經紀人吳黎明忙碌著卸貨、過磅稱重、挑揀包裝,近一個月市場衛生環境、管理服務的變化讓這位有著二十年經歷的蔬菜經紀人更加精神振奮、信心百倍。

泉掌鎮南張村蔬菜經紀人 吳黎明
“自從村委會接管以后,市場每天都有人打掃衛生,不定時對電子磅進行抽查,防止缺斤短兩,老百姓統一開三聯單,使老百姓賣菜放心,市場確實是蒸蒸日上。”

泉掌鎮南張村蔬菜市場輻射泉掌、古交、三泉、北張等四個鄉鎮,是新絳縣重要的蔬菜交易市場。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變化,還得益于今年5月7日,蔬菜市場對外承包到期后,南張村將市場經營權收回,由村集體自主經營。本著推動蔬菜長遠發展、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的目標,南張村派專人負責指揮交易蔬菜車輛的安全,每天下午準時進行清掃,三天一次小掃除,五天一次大掃除,營造干凈整潔的市場環境;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建立健全公平的市場交易機制,保障蔬菜品質、菜農利益。

泉掌鎮南張村村委主任 吳小紅
“咱這在承包以前,蔬菜一天交易量是30多萬斤,接管了以后,咱們目前經營這一個多月,每天的交易量40萬斤,每天給集體增加集體收入1000元以上,然后咱這市場在承包的時候,每年承包是40萬,村里接管了以后最終能達到個70萬,每年給村集體收入增加30多萬。”
南張村是新絳縣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一個縮影。今年,新絳縣立足縣域實際情況和優勢資源,在全縣范圍內總結提煉六種增收模式,即“三資”盤活提質經營增收模式、“村集體+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戶”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增收模式、黨支部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增收模式、村企結對互利共贏增收模式、依托主導產業延鏈服務增收模式、鄉村文旅節慶賦能增收模式,引領各村加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步伐。

新絳縣農村經濟事務中心主任 邢崗
“縣委縣政府探索的這六種模式中,第一種就是“三資”盤活提質經營增收模式,也就是說村級的資金、資產、資源盤活和提質這兩種方式,都有存在。目前我們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在此基礎上,我們鼓勵各村結合本村實際,因村制宜,找準短板弱項,放大發展優勢,多渠道,可疊加多種模式同步發力,并不是只其一種,像陽王鎮的北池村六種模式都有,這就為村集體經濟增收提供了多重保障。”

方法有了,如何產生更大效益?新絳縣建立包聯機制,實現鎮班子成員包聯行政村全覆蓋,19名縣級領導每人包聯1個集體經濟薄弱村,通過“教法子”“指路子”,幫助制定符合村情的壯大集體經濟工作計劃;同時組織全縣大觀摩,引導各鎮各村對標對表,相互借鑒,專題研究,集思廣益,趟出各具特色充滿活力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之路。陽王鎮閻壁村將村集體500畝機動地收回自營,給3000畝土地提供托管服務,為村集體增收80余萬元;萬安鎮萬安村充分依托油桃產業,建設冷鏈果蔬物流園等,為村集體增收200余萬元;澤掌鎮光村發展農業觀光旅游,為村集體增收20余萬元......,目前,全縣已形成“縣級統籌謀劃、鎮黨委深入指導、村黨組織具體實施”的工作格局,黨建引領產業旺、村強民富鄉村美的壯美畫卷正在古州新絳徐徐鋪開。

新絳縣農村經濟事務中心主任 邢崗
“目前,全縣153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有路徑、一村有多策”,確保年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村實現全覆蓋,50萬到100萬元的村不低于25個,10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0個。”
來源:新絳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丹妮 國強
編輯:孫朝陽(實習)
監審:卜慶鵬
聲明:該賬號所發布文章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轉載文章會標注來源,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數字鄉村頻道的立場及觀點。如有其他需求,也可與我們聯系。郵箱地址:ishuzixiangcun@163.com
貴州務川 搶抓采摘時機助力花椒銷售
寧夏開展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調研
博羅麻陂創新掛鉤模式推動鄉村振興
齊驥: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印發 我國生物經濟規模將邁上新...
【關于我們】數字鄉村頻道簡介
山西運城:運城市“運才興運”工作太原懇談會召開
國家廣電總局:到2025年底電視臺標清頻道基本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