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 2022-06-29 02:56
6月25日,高溫炙烤下,房山區竇店村十二農場傳來豐收消息,畝產達到746.2公斤,再次創造了北京市小麥單產歷史新高。
6月25日,北京處于高溫橙色預警中,室外溫度達到了39℃,體感十分炎熱。高溫炙烤下,房山區竇店村十二農場傳來豐收消息,畝產達到746.2公斤,再次創造了北京市小麥單產歷史新高。剛剛完成收割的這片小麥田,正在進行玉米的搶種,趕在降雨之前把玉米播種上。
北京小麥單產創歷史新高
6月24日,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組織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等單位相關專家,對在房山區建立的小麥高產攻關田進行現場實收測產。經專家組認定,位于竇店村十二農場5.07畝小麥實收畝產達到746.2公斤,再次創造了北京市小麥單產歷史新高。
“這片麥子具有典型的高產田長相,群體充足、穗子均勻,籽粒飽滿”,中國農業大學王志敏教授和鄭大瑋教授在交流,“這也充分說明管理確實到位了,前期攻穗數,中期保粒數,后期盯粒重,產量三因素比較協調”。
這是北京市小麥生產的一個縮影。在密云區、順義區、懷柔區、通州區等地,京郊約27萬畝的麥地大規模機收進入尾聲,截至目前,北京只剩下少部分麥田正在搶收搶種。據北京市監測點統計,今年北京市的畝穗數是46萬,穗粒數近29粒,分別比去年增加2.7萬和0.5粒左右。
不過值得農戶關注的是,據氣象部門預計,26日~27日北京市將迎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雨量大、對流強、風力大,對農業生產帶來影響。為此,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發出提示,利用晴好天氣,搶時收獲,特別是種植面積比較大、收獲進度比較慢的區,一定要組織協調好小麥搶收工作,加班加點,即使水分略大點也要搶收,否則雨后短時間進不了地,小麥有很大可能會出現穗發芽或者霉爛,損失更大。此外,建議農戶貼茬搶種夏播作物,種滿種嚴,在搶收小麥的基礎上,不誤農時農事,收獲一塊種植一塊,貼茬搶播玉米、大豆、花生等夏播作物。未能及時播種的地塊雨后要抓緊排水散墑,待墑情適宜后及時播種。
小麥一次性補貼
在2021年秋播期間,罕見的秋汛造成北京小麥播期推遲,晚播麥比例高,弱苗比例大。說起晚播小麥還能高產的“秘密”,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表示,能夠獲得如此高的產量,主要歸功于天幫忙,人努力,政策足,服務周。
“心里還是有底氣的”,十二農場場長徐昆表示,“從種到收,十二項技術全部按照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的要求落實,每個環節都沒落下,市區推廣部門的技術人員幾乎每周都來一趟,看長勢,定措施,我這邊就負責落實。”
如今,夏糧喜獲豐收,這對“先天不足”的冬小麥來說,顯得尤為不易。面對京郊的冬小麥存在大面積晚播,導致冬前分蘗少、弱苗比例大等嚴峻的形勢,從播種到收獲的各個環節,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通過加強技術服務、提高播種質量、強化水肥管理、開展“一噴三防”等措施,逐塊麥田推進,逐個環節管理,一次又一次地線上培訓、答疑、深入田間地頭,向著奪取夏糧豐收全力以赴。
2022年,農資補貼等政策落地田間。3月和5月,中央財政先后下達資金200億元和100億元,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目前第一批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已經撥下去,第二批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也即將發放。”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真的是及時雨。”聽到這一消息的通州區漷縣鎮黃廠鋪村的張海英掩飾不住地開心。
為了合理保障農民種糧收益,針對2021年冬小麥大面積晚播導致用種成本增加以及小麥種植效益偏低等不利影響,今年北京市首次實施小麥一次性補貼政策,對在本市范圍內種植小麥的農業經營主體給予每畝100元補貼。
專家成麥田里的???/strong>
“今年我們這兒產量肯定能比去年多。”看著一望無際的麥田,竇店村許生胸有成竹地說。問及原因,許生脫口而出:“管理得好??!”
5月,房山區竇店鎮和閻村鎮因新冠疫情進行了區域管控,此時小麥正處于中后期管理的關鍵時期。普安屯村的張冬急壞了,眼瞅著自家580多畝麥子需要防治蚜蟲,卻無法外出購買農藥,植保防治服務隊也進不了村,“這可如何是好?”北京市區兩級農業農村部門了解情況后,馬上與張冬取得聯系,詢問具體情況,并幫他聯系到附近的農資銷售店,從而購買了急需的農藥。同時建議他根據蚜蟲輕重程度,采用人工防治與無人機快速防治等分類防治相結合的做法,張冬心里的大石頭落地了。
從播下冬小麥種子后,出苗、越冬、返青、拔節、開花、灌漿、成熟收獲,進行苗情監測、印發技術意見、組織專家指導、印發專家卡片、技術服務到田、舉辦專題培訓、開展云端問診、開辦田間課堂等,北京市農業農村局采用多種生產服務的形式,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服務。
尤其是在小麥的中后期管理上,專家們更是成了麥田里的????!澳翘?,我把小麥的情況拍完傳到我們‘北京小麥群’,沒想到第二天王俊英副站長就帶著專家來了,又過了兩天楊立國站長也來了。”想起那次云端問診的經歷,張海英充滿感激。從冬小麥播種以來,市區農業農村部門多次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在地頭開設“田間課堂”,現場診斷苗情、研判問題、開具“藥方”。
“專家說5號噴藥,20號澆水,只要天氣允許,我就在那天開干?!睆埡S⒄f,“聽專家的準沒錯?!彪m然只種了3年的小麥,但是一年比一年的產量高,這讓張海英更信服科學種田。
許生坦言,他種植的小麥畝產每年都在1100斤以上,最高能到1300多斤,秘訣之一就是“在小麥灌漿期的關鍵時刻,按照專家的建議及時開展小麥中后期‘一噴三防’工作,以防病治蟲、防止早衰,增加粒重、提高單產?!?/p>
“其實,高產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一方面需要我們積極給予技術指導,另一方面種植戶們也要每一個環節都不折不扣地落實專家的意見,才能把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實現高產高效?!?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表示。
種植高產新品種
“我們種植的是專家推薦的高產新品種,是作為訂單生產小麥籽種的,需要格外用心。比如,在小麥抽穗至成熟期間,要嚴格去劣去雜,收獲時要進行精選、晾曬,水分降到13%以下后入庫貯藏,秋播前銷售。”雖然歷時有些長,但許生卻覺得自己做的事很值得。
“今年針對部分合作社產量低的問題,我們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推薦了小麥高產品種,引進帶動力驅動耙的播種機,強化整地播種質量考核,加之各環節精細化肥水運籌,這些合作社的小麥單產今年都將大幅度提升,有望打破自身的歷史高產紀錄。”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介紹。
好種產好糧,這一點許生表示,“新品種抗倒春寒、抗倒伏,畝產量穩定在1200斤左右。我們竇店村的小麥不但產量高,還能作為籽種銷售,并且農田景觀也很美,實現了高產高效、景觀怡人的完美結合?!?/p>
5月25日,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印發了《關于做好2022年北京市小麥留種保種工作的意見》,意見強調市區農業農村局種子管理部門將開展供需監測,對秋季小麥生產用種數量、品種提前做好預判,進一步促進本市糧食生產持續穩定。
同時,北京市持續開展田間質量檢查,采取繁種企業自查、區種子管理部門普查、市種子管理站抽查的形式,層層把關,確保原種繁種田純度達到99.9%、大田用種繁種田純度達到99.0%。為保證種子產量質量,相關部門將督促繁種企業做好種子田后期管理,持續加強病蟲害監測調查,做好小麥生長后期的“一噴三防”工作,確保顆粒歸倉。北京市農業綜合執法部門同步加大種子執法力度,嚴格檢查生產經營資質、經營品種、種子真實性和質量等。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種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穩產增產的同時,通過選育推廣優良品種,不斷擴大良種的覆蓋率,為農民增收打下基礎,為糧食安全“種”筑基石。
安曼小麥價格每噸上漲35%
去年自行車行業出口額創新高
高溫“烤”驗下 看河南省如何抗旱保苗
俄稱6月29日起將提升小麥出口稅
北京市“三夏”小麥機收任務過半
優質專用小麥也能實現高產
在歷史發展關鍵當口引領前進方向 ——記習近平主席出席金磚國家...
@高溫下的勞動者 這些權益為你撐起“綠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