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慶云 2022-06-30 14:00
“咱們這些草編工藝品用到的原材料就是常見的棒皮兒、麥秸草等,棒皮兒韌性強,洗干凈再用水浸泡之后就能用了,編織方法有很多種,捻、搓、擰、盤……”在慶云縣嚴務鄉黃邱新村“巧手編織”大姐工坊里,負責人范淑云一邊耐心地講解著手工編織的相關知識,一邊手把手地為新學員們做著演示。

在這間“大姐工坊”的展示臺上,擺放著琳瑯滿目的手工編織品,收納筐、挎包、花瓶、蒲扇、腳墊等等。范淑云將廢棄的棒皮兒、麥秸草等收集來,經由農家婦女們的巧手變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再通過線上渠道銷往北京、天津、廣州等各大城市的工藝品公司。范淑云說:“來這里干活的都是黃邱新村及周邊村莊歲數比較大的婦女們,來訂單的時候她們也可以在自己家里做,啥也不耽誤,還能增加一份收入。”
越來越多的農村婦女
通過學習掌握了手工草編技藝,
她們充分利用農閑時間,
將廢棄的棒皮兒變廢為寶,
在兼顧家庭的同時還能實現靈活就業,
每人每年可獲得近萬元的經濟收入。

“俺歲數大了,出去打工人家都不要,現在閑散的時間在這兒做做手工,跟老姐妹們拉拉呱,也不耽誤照顧家里,還有工資拿,補貼補貼家用。”“巧手編織”大姐工坊里的劉大姐一邊熟練地搓著棒皮兒,一邊高興地笑著說。
“大姐工坊”是慶云縣婦聯為推動女性創業就業、實現資源共享所打造的重點項目,以靈活機動、居家便民的特點,受到了在家待業婦女和生活困難婦女的歡迎認可。為擦亮“大姐工坊”品牌,近年來,縣婦聯充分考慮廣大婦女需求,通過“企業+產業項目+婦女”的發展模式,共打造35個縣級“大姐工坊”、 6處市級“大姐工坊”、 3處市級“婦女居家靈活就業示范點”,1處省級“巾幗居家創業就業脫貧行動示范基地”,加工門類涉及工藝品編織、寵物零食、婚慶用品、醫藥、字畫等等,帶動近5000名婦女在實現家門口就業的基礎上實現增收致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慶云縣婦聯針對農村婦女技能不足、就業難度大等現象分類施策,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頻次的創業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讓更多農村婦女有“一技傍身”。截至目前,開展新職業賦能線上培訓、新媒體技能線上培訓10余場,受益婦女近萬人;開展農村婦女“鄉村振興、巾幗先行”實用技能線下培訓班,圍繞育嬰、面點制作、直播銷售開展培訓近60場,受益婦女近500人,取得育嬰師結業證書、面點師初級資格證書近百人;啟動“巾幗家政進社區(農村)”行動,聯合慶云縣陽光大姐家政、金口碑家政擬在全縣開展培訓20余場,通過進社區、進農村,開展一系列公益宣講、技能培訓、專場招聘、志愿服務等活動,及時便利地為城鄉婦女和家庭送政策、送技能、送崗位、送服務,引領更多婦女就業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巾幗力量。
慶云以“四好農村路”建設,助力農民就業!
慶云縣常家鎮大豆玉米“手牽手”, 帶狀種植“地雙收”
高標準建成118家醫保定點衛生室,覆蓋331個村丨慶云:群眾家門口...
慶云縣渤海路街道:種下“金葫蘆” 拓寬富民路
安徽出臺“筑夢九條”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81家就業幫扶車間 讓4000名群眾家門口就業
城鎮新增就業60萬人以上!《西安市“十四五”就業促進實施方案》...
發揮新職業擴容就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