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宣傳 2022-06-29 22:09
我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之
寫好“以文興業”文章 唱響“文旅融合”大戲
淮安之美,美在生態,美在文化——國內外首個西游主題綜合性樂園落戶于此,演繹著神話世界的奇幻之旅;千年古堰屹立洪澤湖畔,將先賢的治水理念、精巧工藝寓于碧波之中;淮揚菜獨特的技藝、風味,道道展示的都是文化;徐徐展開的大運河百里畫廊畫卷,支撐起璀璨繁榮的城市復興夢想……近年來,我市盤活文化資源,以文化對接產業,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濃墨重彩書寫著以文興業的大文章。
風景秀麗的淮安運河畔,矗立起兩道巨大的閘門,這是已封頂的板閘遺址公園主體建筑。今年10月,公園將建成開放,屆時游客可通過充滿科技氣息的文旅體驗,感受淮安與大運河同生共長的滄桑變化。
作為大運河連接淮河、長江、黃河的重要節點,淮安圍繞大運河文化帶、長三角一體化、淮河生態經濟帶等重大戰略,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依托豐富的運河文化元素,淮安規劃“五園三帶十點”文化公園空間布局,重推大運河百里畫廊建設,創新建設中國水工科技館、板閘遺址公園等地標性建筑,精心繪制如意安瀾、泱泱治水、傳世古堰、湖山勝境“淮上四卷”;整合淮揚菜、白馬湖、里運河等生態文旅資源,優化重組市文化旅游集團,2021年創成“世界美食之都”;挖掘獨特的西游文化,組建西游產業集團,打造西游主題樂園;淮安方特東方欲曉主題公園即將開園營業,成為江蘇省地區首座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大型高科技主題公園。
伴隨著文化產業政策的不斷完善,淮安各類文化市場主體不斷發展壯大。在文化產業細分領域,淮安培育了一批行業領軍、小巨人企業。目前,全市共有2戶企業上榜江蘇民營文化企業30強、14戶企業先后被評為江蘇省重點文化科技企業。其中,共創草坪產品銷往全球,市場占有率超15%,于2020年成功在A股主板上市。不久前,共創草坪發布2021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30166萬元,同比增長24.39%,經營業績實現穩定增長。
為推動文化產業品牌化、集聚化發展,淮安積極加強載體建設,建成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3家、示范基地2家,打造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7個、示范基地27個,1家企業榮獲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稱號。逐步形成印刷包裝、文教玩具制造、戶外休閑用品制造等文化產業主鏈,和文化創意設計、文化智能制造、數字文化等新興業態共同穩步發展的良好局面,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四梁八柱”和“路徑導航”基本形成。
仲夏,旅游市場開啟繁忙的“暑期檔”,洪澤區蔣壩鎮黨委委員、人武部部長高松更忙碌了。蔣壩鎮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打造河工風情小鎮,開發文創產業,創新旅游產品,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和觀光水產養殖業,讓旅游和農業生產、水產養殖相結合,通過舉辦千人螺螄宴、中秋百家蟹宴等大型旅游活動,游客紛至沓來,2021年度接待游客突破60萬人次。“全鎮有超1000戶村民從事螺螄養殖加工銷售、餐飲住宿服務等,推動小鎮農文旅產業做大做強,奏出一曲螺螄產業、古鎮院子、河工文化、民宿經濟、特色美食多弦共振的交響樂,叫響了‘世界那么大、我要去蔣壩’的旅游品牌。”高松說。
近年來,淮安文旅融合程度不斷加深,積極打造華強方特、西游樂園、龍宮白鯨等文旅融合區域IP,洪澤龜山村“水產漁業+民俗節慶+民宿”、蔣壩鎮“旅游+湖鮮+節慶”、漣水今世緣酒文化工業旅游等特色文旅IP。2021年全市旅游業總收入404.98億元,同比增長51.8%。文化產業已深度融入淮安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提升淮安城市競爭力。
百舸爭流千帆競,以文興業正當時。淮安將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以文化人、以文塑城、以文興業”戰略部署,推進文化產業大發展,為聚焦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全面建設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點燃強力“綠色引擎”。
線上線下融合,提升消費體驗—— 即時配送便捷百姓生活
云南滄源:田園綜合體為農旅融合添活力
新華全媒+|文化旅游,風景這邊獨好——山東以“兩創”推動文旅融...
污染零排放 糞污可還田——看興業縣如何將養殖痛點變發展亮點
紹興:鄉村振興唱響“文旅融合”大戲
鄉村人才振興要打好融合牌
臨泉縣:召開農機農藝融合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示范演示會
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既要懂文化又要懂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