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 2022-07-01 20:09
《2021中國茶葉進出口貿易分析報告》(以下稱《報告》)于近日發布,該報告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聯合“一帶一路”國際茶貿易產業創新院共同編撰。
《報告》以海關總署提供的2021年全年茶葉進出口詳細數據為基礎,包括中國茶葉進出口貿易總體情況、分茶類進出口數據及分析、主要進出口省市分析、主要進出口目的國家及地區情況分析及專家解讀等六個部分,共180頁,全維度對2021年茶葉進出口貿易數據進行了詳盡直觀的對比分析,并邀請主要出口省份的主管部門和專家進行了專業解讀。
《報告》中,研究員、鄉村振興研究專家、茶葉貿易專家劉年艷和全國農技中心專家冷楊分別以《走出國門賣茶葉》和《2021年中國茶葉進出口情況簡析》為題,為讀者詳細解析了中國茶葉進出口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契機,更是點睛之筆。
劉年艷指出,由于強化茶葉的出口標準制定,同一個國際目標市場存在多家企業,多個茶產區相互競爭的現象已經成為我國國際市場面臨的嚴峻形勢。價格不斷降低,真正的茶葉出口企業往往依靠退稅與政府項目獎勵支撐來維持,缺乏創新能力。
冷楊認為,提高競爭力和質量效益最終要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一是要重點拓展中檔名優茶葉市場。2021年福建、廣東、貴州等省對馬來西亞和越南等東盟市場出口每公斤均價30-50美元的優質綠茶、紅茶、烏龍茶取得了良好效果,應進一步培育東盟國家消費名優茶葉。二是要逐步提高傳統出口綠茶產品的質量檔次,應嘗試引導非洲市場消費每公斤均價10-15美元的機制優質綠茶,逐步替代低檔珠茶、眉茶。三是要適應國外市場對茶飲料和功能產品的消費趨勢,加快開發高附加值的含茶葉功能飲料、日化產品和保健產品等精深加工產品,滿足市場需要。
《報告》中,主要茶葉出口省的相關主管部門還帶來了該省茶葉進出口整體情況,發展階段、發展水平、發展優勢、面臨的問題,發展的思路、舉措和成就以及未來發展的思路和展望,為其他茶區、茶企分享了諸多發展案例和經驗,使《報告》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報告》選擇了2017-2021年時間段數據進行分析對比中國進出口貿易數據,縱覽中國茶葉進出口貿易五年動態與趨勢,并以歷史數據為參考、現有市場為基石,為茶區、茶企調整出口發展策略,中國茶葉進出口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報告》還詳細分析了中國茶葉進出口貿易伙伴的貿易數據,為茶區、茶企提供現階段中國主要貿易伙伴的茶類構成、茶品包裝、進出口走勢及細化數據,為現階段茶區、茶企在進出口貿易中的決策提供參考。
中國各地通過科技賦能助力貨運暢通
壯觀!衛星視角下的中國麥田繪出豐收畫卷
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正式發布河南農機云平臺
習近平致信祝賀二〇二二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強調 努力建設...
斯里蘭卡1-4月茶葉出口同比下降
智利將繼續為中國提供高質量車厘子
俄羅斯依然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小麥出口國
越南開拓對RCEP的水產品出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