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2-07-04 09:06
6月28日,第16屆中國—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在廣西南寧開幕。論壇以“加強減貧交流,共建繁榮家園”為主題,旨在繼續深化中國—東盟在社會發展與減貧領域的交流合作,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攜手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努力。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藍天立,東南亞國家聯盟副秘書長艾格帕,柬埔寨農村發展部部長烏·拉本,緬甸合作與農村發展部部長臘莫,老撾農林部副部長通帕·翁馬尼,菲律賓國家反貧困委員會秘書長諾埃爾·費龍可,中國駐東盟特命全權大使鄧錫軍在現場或線上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國家鄉村振興局副局長蔣天寶主持論壇開幕式,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方春明、自治區政府秘書長蔣家柏出席。

? ? ?劉煥鑫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推動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帶領我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消除絕對貧困之后,中國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著力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朝著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繼續前進。圍繞確保脫貧穩定不返貧,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將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作為監測對象,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及時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緊扣促進脫貧群眾穩定增收這個關鍵,加大就業產業幫扶力度,2021年脫貧人口、脫貧地區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增速均高于全國農民平均水平,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脫貧地區群眾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成效高度認可。同時,大力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經過各方面努力,中國實現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平穩過渡。
劉煥鑫表示,中國和東盟地緣相近、人文相通、命運與共,友好關系源遠流長,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廣西面向東盟國際大通道的作用,與東盟國家、東盟秘書處、聯合國相關機構等共同構建全球減貧與發展伙伴聯盟,持續辦好中國—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對在柬埔寨、老撾、緬甸3國6個貧困村實施的村級減貧項目進行深入總結,在此基礎上會同有關國家設計實施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二期”項目,共同探索積累更多務實合作經驗;組織建立“中國—東盟減貧專家庫”,匯聚各國、各領域推動減貧與鄉村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實踐,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努力。
藍天立在致辭中說,作為中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廣西實現全區63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37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跡的廣西篇章。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我們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將同各方一道,進一步加強減貧信息交流和工作互動,繼續聯合舉辦好減貧論壇,建立后疫情時代“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常態化減貧交流機制,加強廣西全國脫貧攻堅交流基地和考察點建設,推動合作倡議有效落地;進一步擴大減貧合作項目規模和范圍,共同承接、實施好更多具有高社會效益的精品工程、品牌項目、示范工程,在更多貧困村莊建設一系列“小而美”惠民生項目,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擴大生產投資、增加就業機會,更好發揮示范合作項目帶動減貧作用;進一步加強減貧人才交流和減貧政策研究合作,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與會嘉賓表示,減貧交流合作始終是中國東盟務實合作的重要部分,在新冠肺炎疫情繼續肆虐的背景之下,各方要加強倡議對接,努力消除貧困存量,積極鞏固減貧成果,創新減貧合作方式,打造減貧亮點,為新時期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增添新內涵、賦予新動力。
本屆論壇由國家鄉村振興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聯合主辦,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振興局聯合承辦,東盟秘書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中心支持。中國和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緬甸、越南等東盟十國相關政府部門代表,有關東盟國家駐華使領館代表,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代表,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及媒體等約160人參加論壇。論壇配套舉辦“中國—東盟村官交流項目”“數字鄉村研討會”,并將赴鄉村一線實地考察廣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及鄉村治理的實踐做法。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龍成
烏干達政府出資約962萬美元支持中國—FAO—烏干達南南合作項目
中國計劃進口俄羅斯秋明州的面粉、食用菜籽油和薯片
2022/23年度中國大米產量預計下調到1.49億噸
泰國農業部稱今年50萬噸榴蓮出口中國市場的目標可以完成
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
河北辛集培育麥種“中國芯”“馬蘭1號”交出優異成績單
央廣《中國之聲》聚焦山東齊河:以“減損”換“增產” 顆粒歸倉...
首屆中國算力大會將于7月29日至31日在濟南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