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福建頻道 2022-11-28 10:23
近年來,福建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認真編制《福建省“十四五”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發展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努力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提供堅實的糧食和物資儲備安全保障。
以《規劃》為引領,繪就福建糧食和物資儲備安全新畫卷
持續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為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規劃》編制力求在保障能力、產業基礎和設施水平大幅提升的基礎上,著力解決治理能力、產業升級、設施完善和應急短板等關鍵問題,突出優化布局、完善體系、提升能力,應用新技術,采用新模式,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推進“產購儲加銷”全過程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規劃》圍繞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聚焦安全保障核心和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主題,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提出福建省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133”發展目標,即構建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保障體系;產業經濟走在全國前列,智慧閩糧走在全國前列,科技創新走在全國前列;建設糧食安全保障示范區、倉儲物流現代化發展示范區、優質糧食工程示范區。推進建設“1+2+6+N”省市縣縱橫應急物資儲備保障網絡,即建設1個全省性應急物資保障基地,2個省級應急物資保障中心,6個市級物資儲備應急保障庫和N個縣級物資儲備應急保障庫。
《規劃》從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糧食產業競爭能力、現代物流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等四個方面設立15項指標,著力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福建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保障體系。
以數字為基礎,全面提升糧食和物資儲備監管效能
《規劃》提出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數字儲備建設,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推進實現全程動態實時監控和穿透式監管,切實守住管好“八閩糧倉”,為全國提供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圍繞構建福建省統一的數字儲備體系,堅持高起點、高標準規劃,統籌推進數字儲備建設,防止各自為政、一哄而起、重復建設;堅持實用、管用、好用,打造統一的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持續推進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快實現全省縣級以上中心糧庫、儲備糧代儲點智能化改造全覆蓋,推動省級平臺與地方儲備糧承儲企業之間的數據互通共享、在線全程監控,形成全省糧食儲備信息化“一張網”。
二是構建數字監管規范。加快研究制定原糧及成品糧儲備的信息化建設規范,推動數字儲備信息化和系統標準化,加強對政策性糧食的收購、儲存、調運等各個環節全覆蓋、全鏈條、全留痕監管。
三是推廣統一的糧庫信息系統。嚴格落實監管信息化要求,用信息化理念重新梳理業務流程,用信息化流程倒逼機制創新完善,將信息化與業務工作一體謀劃、一體推進,實現儲備業務線上流轉、工作全程留痕。
四是完善儲備管理機制。以建設統一管理平臺為契機,建立一整套自上而下、統一規范的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健全統一協調、分級管理和糧庫負責的管理機制,推進各項糧庫業務的數字化、網絡化及智能化,實現全程動態實時監控和穿透式監管,確保儲備糧管得好、調得動、用得上,為穩定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堅實保障。
以項目為依托,筑牢糧食和物資儲備事業發展基礎
《規劃》編制嚴格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扎實抓好糧食儲備軟硬件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一批生態型糧食儲備庫,加快完善現代糧食儲備基礎設施體系”“加強糧食儲備,新建一批現代糧食儲備庫”的部署要求,把提高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適度超前開展儲備基礎設施投資,加大對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領域投資力度,保質保量落實儲備,提高福建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安全系數。堅持“項目為王”,把項目籌劃作為“十四五”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的重中之重。
按照“聚焦核心職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化項目支撐”的構想,提出實施應急體系、物資儲備、倉儲物流、優質糧食、數字閩糧、科技興糧興儲等六項工程,全省共征集項目133個,總投資估算約337億元,作為《規劃》的支撐項目庫。
《規劃》提出,到2023年,福建省基本實現糧食儲備低溫、準低溫儲存,縣級以上中心糧庫、儲備糧代儲點智能化改造全覆蓋,形成全省糧食儲備信息化“一張網”;應急物資保障能力不斷提升,應急物資儲備規模數量、區域布局更加合理,品種目錄更加豐富,儲備形式更加多樣,指揮調度更加高效,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以產業為支撐,增加糧食和物資儲備安全保障能力
產業強,糧食安。糧食產業鏈條越堅韌,布局越完善,糧食安全基礎就越牢固。福建作為糧食主銷區和凈調入大省,迫切需要增強糧食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性,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規劃》提出以全產業鏈發展、特色產業集群、高水平園區建設、品牌建設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為重點,促進“三鏈協同”,實現“五優聯動”,構建現代糧食產業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以設施布局優化、集聚高效、智能綠色的倉儲設施建設、“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創新融合的應急保障體系,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石。
《規劃》強調聚焦關鍵重點領域強化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動力,構建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規劃》提出統籌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全產業鏈發展,促進糧食產業和物資儲備融合發展;充分發揮福建多區疊加的區位優勢,以“大物流”帶動“大產業”,以福州、莆田和泉州、廈門為中心,建設資源互補、設施共享的一體化應急保供基地,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努力為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提供堅強保障,逐步形成輻射浙、粵、贛,銜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面向中西部的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新格局。
以考核為抓手,開創糧食和物資儲備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福建省“十四五”糧食和物資儲備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于狠抓落實。《規劃》提出加強黨對糧食工作的全面領導,保證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真正見效,嚴格落實地方糧食安全主體責任,扛穩糧食安全重任;進一步明確和強化保障地區糧食安全的主體責任,突出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責任、目標責任,健全分級責任體系,逐級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強化考核“指揮棒”作用。
科學確定糧食安全考核責任制指標,突出核心指標上,完善方式方法,強化結果運用,將解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等重大改革事項的新要求落實到考核指標,確保見到可考核的成效。完善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強化對《規劃》實施情況跟蹤分析,加強績效評估,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評估考核結果作為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項目資金安排等的重要依據。
加強督查工作力度,創新督查方式方法,督促項目單位落實主體責任,推動項目建設等工作任務得到全面落實。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福建省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將攻堅克難、奮發有為,以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牢牢把住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應急保障主動權,不斷開創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發展新局面。
(作者為福建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
新華全媒+|筑根基 拓渠道 興科技——南方糧食主產區生產一線見
江西省吉安縣:從蔬菜、文旅等產業發展到鄉村治理
“紅擎鋒領”賦能西果園鎮鄉村振興新發展
江西師范大學三下鄉|聚力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會同林草局召開羊草產業發展座談會
甘肅持續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時節】不誤農時促夏管 夯實糧食穩產基礎
農業農村部黨組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強調 深學細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