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2022-07-06 12:28
截至7月4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5.74元/公斤,比上周五漲了4.8%,呈短期快速上漲之勢。針對近期生豬價格出現過快上漲的情況,國家發改委組織行業協會、部分養殖企業及屠宰企業召開會議,深入分析生豬市場供需和價格形勢,研判后期價格走勢,研究做好生豬市場保供穩價工作。
根據歷史經驗,豬肉價格呈3-4年周期性波動特點,今年4月份大概為豬周期的底部,當前可能進入新一輪豬肉價格筑底上行期。通過詳細分析可以發現,未來豬肉價格可能在波動中出現溫和上漲,主要體現為前期超跌之后的周期性修復回升,但是不具備持續大幅上漲條件。
一是從供給來看,當前豬肉供應充足,不存在供給缺口。從2021年二季度開啟了新一輪生豬產能去化過程,但是此輪產能去化較為緩慢,并未導致供給顯著萎縮。根據最新的數據,當前我國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分別為4.24億頭、4192萬頭。上一輪生豬供給周期底部時候,這兩個數據分別為1.91億頭、1913萬頭。當前生豬供給仍然充足,不會出現上一輪豬周期供給短缺情況,因而注定了豬肉價格不會持續大幅上漲。近些年,隨著我國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比例逐漸提升,散戶養殖的比例在下降,促進了生豬供應趨于平穩。
二是從需求來看,不存在消費量激增拉動豬肉價格顯著上漲的狀況。在豬肉需求端,主要受人口增長、收入水平、飲食結構、季節性習俗等因素影響。近年來全國居民豬肉年均消費量基本保持平穩,疫情期間有所下滑,不存在消費量激增的情況。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總量增長放緩,對豬肉的消費需求規模不會明顯增加。隨著收入水平的提升,飲食結構出現一些新變化,肉類食品中豬肉的比重呈緩慢下降趨勢,魚肉、牛肉、羊肉的消費比重有所上升,降低了對豬肉的依賴,同時也促進了肉食營養結構更為健康。
三是從生產成本來看,不會因為養殖成本上漲而推動豬肉價格明顯上漲。隨著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比例逐漸提升,有助于我國生豬養殖降本增效,生豬養殖單位固定投入成本趨于下降。影響生豬養殖成本的主要因素為豬糧和飼料價格,確保糧食供給的重要性較為顯著。雖然全球糧價存上漲壓力,但對我國的影響極為有限。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形勢良好,糧食儲備較為充足,特別是豬糧自給率高于95%,國內糧食價格有望保持穩定。我國化肥產能供大于求,國內化肥價格長時間顯著低于國際價格,國際化肥價格波動對我國的影響極為有限,不會導致國內農產品生產成本上升,也不會對生豬養殖成本造成影響。
在今年3月份豬肉價格低點的時候,全國豬糧比價低至4.2倍,表明生豬養殖企業普遍處于虧損狀態,豬肉價格適度上漲是較為合理的。隨著近段時間豬肉價格上漲,當前我國豬糧比價在6.6倍左右,略高于盈虧平衡線,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養殖企業的經營壓力。從企業財務的角度而言,未來豬肉價格可以適度上漲,促進豬糧比價保持在7-9倍左右,這將是較為健康的狀態。
四是從周期波動來看,逆周期調控機制將有效平抑豬周期波動。針對豬肉價格周期性波動問題,我國已經建立了有效的逆周期調節機制,能夠有效防止豬肉價格劇烈波動。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儲備肉調節機制,能夠穩定市場預期,維護豬肉市場平穩運行。當豬肉價格跌至養殖企業盈虧線以下的時候,意味著市場上豬肉供大于求,將啟動收儲工作,吸納多余的豬肉,確保供需平穩;當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的時候,意味著市場上豬肉供大于求,將向市場投放儲備肉,以確保居民消費需求。
為了熨平豬周期波動,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2021年我國發布了《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實現生豬產能的逆周期調控。《意見》給出兩個重要指標:一是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穩定在4300萬頭左右、最低保有量不少于4000萬頭;二是規模養殖場(戶)數量,將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戶)納入全國生豬養殖場系統備案,對年出欄1萬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掛牌建立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通過動態監測養殖戶生產經營情況,保持規模養殖場(戶)數量總體穩定,從而穩定養殖場(戶)的信心和預期,促進豬周期波動減弱。
五是從調控政策來看,保供穩價措施將促進豬肉價格運行平穩。針對豬肉市場短期非理性劇烈波動,我國能夠提供一籃子保供穩價措施,確保豬肉價格走勢回歸合理。近期生豬價格過快上漲,重要原因是市場存在非理性的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現象,再加上部分投資者渲染漲價氛圍、制造恐慌情緒所致。通過多個維度的保供穩價措施,引導企業不盲目壓欄,嚴控市場囤積居奇、哄抬價格行為,將有效防范生豬價格過快上漲。有關部門將加強市場監管,維護正常市場秩序,促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作者:谷喻
中國A股周一上漲 豬肉板塊大漲
國家發改委:適時采取有效措施 防范生豬價格過快上漲
國家發展改革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生豬價格過快上漲
受糧價和運費上漲影響 全球食品價格的漲幅將達到3.7%
越南木薯出口前景持續看好
兩部門:持續深化中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甘肅持續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李道亮:兼顧高效、低成本和綠色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