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 2022-07-08 08:21
疫情發生以來,面對國內馬鈴薯產業發展被動局面,定西市積極推進馬鈴薯育種、調整品種結構、延伸下游鏈條等不斷提升產業在國內國際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實現了定西馬鈴薯產業健康平穩發展。
新華財經北京7月7日電(張保賀)馬鈴薯是定西支柱性產業。在長期發展進程中,定西享有“中國薯都”的美譽,同時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級馬鈴薯批發市場和中國·定西馬鈴薯大會兩大平臺。疫情發生以來,面對國內馬鈴薯產業發展被動局面,定西市積極推進馬鈴薯育種、調整品種結構、延伸下游鏈條等不斷提升產業在國內國際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實現了定西馬鈴薯產業健康平穩發展。
近年來,全球經濟卻步而區域經濟加強,自2020年起東盟成為我國最大貿易伙伴。然而國內馬鈴薯產業發展相當被動。新華指數監測顯示,國內商品薯價格連續兩年走弱,種薯價格低位徘徊,起保底作用的馬鈴薯淀粉市場也趨向走弱。同期,定西馬鈴薯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模式,使其擁有更大地調整空間。作為定西馬鈴薯的核心產區,定西市安定區馬鈴薯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更是入選2021年全國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大典型”。
甘肅省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旺澤表示,馬鈴薯是全球第四大主糧,穩步提升馬鈴薯生產規模,是甘肅省保障“糧食安全”重要舉措。作為甘肅省馬鈴薯集中產區,定西持續做實“兩頭帶中間”發展模式,抓好品種育繁推和下游延鏈,有助于穩固定西馬鈴薯產業競爭力和影響力。
持續推進品種選育,做好優質種源引進和優質性狀選育,引領馬鈴薯產業發展。壯大黃土高原區旱作高效農業,核心是種源。目前,甘肅擁有甘肅農業大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等省級科研單位,定西、天水、莊浪等市縣級科研單位為主的優質種源引進、抗旱抗病選育、加工性能改善的馬鈴薯育種隊伍,選育了傾向于淀粉加工的隴薯系列、專注于全粉加工的甘農薯系列等。甘肅農業大學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程李香表示,截至目前實驗室共收集1055份馬鈴薯種源材料,為選育出滿足當地百姓生活所需、農民增收需求、支撐區域產業持續發展的優良品種提供了保障。
及時優化品種結構,適應當地自然環境和外省消費特性,保障生產端種植收益。作為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2022年中央財政資金繼續支持渭源縣馬鈴薯繁育基地建設和安定區馬鈴薯育種創新能力提升項目,讓新品種的性狀更好、產量更大。據了解,改善適口性、增強加工性、耐旱增產的隴薯15號正逐步推廣開來。同時,甘農薯7號、甘農薯9號、凱薯2號等加工薯亦在推廣種植。定西馬鈴薯經銷協會負責人劉大江表示,品質全面改觀的隴薯15號將增加單位產量、優化銷售結構、提升單位價值等來促進農民增收。
堅持做強下游鏈條,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和人民增產增收,穩固全產鏈協同發展。作為工業化引領農業產業追趕發展的突破口,主食化產品“定西寬粉”成為了定西馬鈴薯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的重要路徑。2021年以來,定西市走“工業化、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的路子,持續打造“定西寬粉” 區域公用品牌,到2025年更是要實現產業產值達50億元。定西市委副書記、定西寬粉產業工作專班組長溫衛東表示,我們“近學蘭州牛肉面、遠學柳州螺螄粉”, 打造以“定西寬粉”為區域公用品牌的爆款產品和全國乃至全球馬鈴薯鮮食粉產品單項冠軍,將帶動上游各環節穩定輸出,甚至輻射周邊區域馬鈴薯產業發展,助力定西馬鈴薯產業由“致富薯”向“振興薯”跨越。
此外,定西充分發揮國家級平臺優勢,融入甘肅省向西發展戰略,持續提升定西馬鈴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據了解,2022年中國·定西馬鈴薯大會的主題是“走向世界的定西馬鈴薯”,屆時邀請“一帶一路”專家智庫參與研討,助力定西馬鈴薯全產業鏈產品“走出去”。
截至目前,連年走弱的商品薯市場正蓄勢回升,定西種薯和薯制品也將渡過短暫危機進而迎風出海。與國內大環境一致,2022年定西馬鈴薯種植規模亦小幅下調至280萬畝。勤勞、智慧的定西人民持續輸出產業發展的強有力支撐,正引領國內馬鈴薯產業實現蛻變。
用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帶動農業產業增值
京蒙幫扶干部投身現代農牧業產業園建設
黃河下游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啟動 工作組赴山東指導防范工作
江西宜春壯大鋰電新能源產業
產業賦能 鄉村振興“加速跑”
精準對接高端資源 10大主體同時施工 丨慶云:大項目帶動旅游產業...
昌黎“中薯5號”馬鈴薯畝產破萬斤
安徽首個超大型智算中心啟動 促進數實融合及產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