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城鄉報 2022-07-12 21:21
松江是滬上重要的“果園子”之一。全市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以來,松江果業生產經營情況怎么樣?來看看筆者深入種植基地的田間調查。
搶抓農時,果農閑不下來
最近每天早上七八時,葉榭鎮松衛北路上種植西瓜、甜瓜的家益農業專業合作社就熱鬧起來了。合作社負責人何文彪種植西瓜、甜瓜十余年,種出了不少經驗,積累了不少人氣。6月以來,新老客戶循著瓜香味又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來自松江城區,有些來自其他區。基地旁邊的一條小道上,車輛占了一半路面。
地里還有一個月后上市的“秋西瓜”,目前迎來了坐果期。“現在需要做好疏果、整枝工作。”何文彪一邊摘側枝、疏果,一邊表示,這樣養分能集中到一處,果子的質量就更好。
黃浦江北面的佘山鎮,種植水蜜桃的信瑜農業合作社眼下也是一片忙碌景象。6月24日,雖然不時飄著雨,基地內果農也閑不下來,忙著給桃樹施肥。“前期因為缺工人,疏花、疏果、套袋、病蟲害防治,這些活兒落下不少,現在需要抓緊時間補上,不能誤了農時。”合作社負責人金永敏介紹,為了盡快把耽誤的農時補回來,基地新招了幾名季節工,“現在地里增加到十來個人了,大家一起干,活兒就能干得快些。”
鎖定團購,拓展銷售渠道
何文彪在瓜棚里的桌案上切著瓜果招待著顧客,旁邊風扇呼啦啦地吹著。眼下的閑適,是一個月前不敢想的。疫情期間,何文彪的果園子也遇到了難題。“人手倒不是大問題,西瓜、甜瓜都已經坐果,需要的人手也不多。”令他發愁的是,眼看著甜瓜即將成熟,通行卻是個問題。最后在村鎮兩級部門的幫忙協調下,何文彪的運瓜車得以前往城區售賣,從而解了燃眉之急。
一開始,何文彪只是承接老客戶的訂單,再配送至一個個小區。為了一天送完80多箱瓜,何文彪分了兩次。“早上5點出發,一直跑到下午2點回來吃中飯,然后再出發,下午4點半往回趕。”對此,何文彪說,一方面體力上有些吃不消,更重要的是,地里批量成熟的西瓜和甜瓜也等不及。
“所幸后面有了團購的團長聯系我,一天能賣掉兩噸。”對于“老瓜農”何文彪來說,這也是他首次接觸這種新的銷售模式。經過這次疫情,何文彪也感慨,以后不能拘泥于傳統的銷售模式,要趕上時代,多多琢磨團購這些新渠道。
鎖定團購等新銷售模式,也是當前金永敏為基地定下的銷售思路。金永敏種了近300畝水蜜桃,往年四成左右都是走快遞銷往江浙滬一帶。“現在快遞生鮮果品,時間上還難以保障。”金永敏認為,疫情下催生的社區團購模式,現在仍然不失為拓寬銷售渠道的有力措施。因此,在安排好基地農事的同時,金永敏也在積極地和社區的“大團長”對接。
多措并舉,助力豐產豐收
作為滬上重要的“果園子”,松江梨、桃、葡萄、西瓜、甜瓜、草莓、藍莓等主打品種有近5000畝。據了解,疫情期間,因為田間管理和采收人手不足等原因,草莓、早桃和藍莓遭遇不同程度的產量損失,銷售方面也一度承受壓力。為此,果農們積極自救,政府相關部門也幫助農戶共渡難關。
4月中旬,區農委組織排摸了本區經濟作物生產銷售的主要難點,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部門積極響應,幫助果農紓困解難。協助西瓜、甜瓜合作社申領物資保障證明,協助銷售有困難的合作社上線市級產銷平臺,發布供應信息。另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動員居家辦公的工作人員幫助果農對接小區團購。“通力合作下,今年西瓜、甜瓜銷售平穩有序,沒有發生產品積壓及銷售不暢等現象。”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周光輝介紹。
區林業站經濟果林分管副站長顧旭忠透露,林業方面也在著手果農的網銷培訓工作,以提升果農的市場應對能力,同時,借助市級網銷平臺,幫助果農拓寬銷售渠道。與此同時,將持續結合線上模式,加強林果技術指導服務,助力今年果業持續豐產豐收。
廣西藤縣3.45萬畝荔枝喜獲豐收
烈日下的奮斗,只為秋天的豐收——江蘇農業科技工作者攻關見聞
讓農民豐產又豐收
夏季田管進行時:提單產、保豐收 我國秋糧長勢總體正常
海南三亞:稻菜輪作 助推“錢糧雙豐收”
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關于征集“我眼中的豐收”少兒農耕...
瓜州:小麥豐收在望 農民喜上眉梢
夏糧豐收,現代化農機鬧“雙搶” 瀏陽30萬畝早稻開鐮收割,晚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