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 2022-07-18 11:25
近日,阿里巴巴發布“2022數實融合趨勢觀察”,為業界提供了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五個新趨勢觀察。這份報告指出,數實融合正從消費邁向生產、從餐桌走向土地;從大企業到中小微企業,從數字化轉型到天生數字化;同時,數字化與低碳化開始孿生發展。
2022年1月,國家發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把“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作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主線,并提出“數字經濟對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帶動作用顯著增強”的發展目標。
農業領域,數實融合從餐桌到土地的趨勢很明顯。過去,數字化的進程主要在餐桌——消費端;但是目前數字化已經沿著銷供產研溯流而上,直抵原產地以及育種領域。今年我國荔枝主產區遭遇生產小年,而在廣西靈山,當地政府攜手阿里巴巴數字鄉村共建菜鳥智能產地倉,通過數字化分選線檢測果徑、糖酸比等數據,將荔枝分為3個等級,平均收購價較以往提高了25%。同時產地倉提供的公共服務,為本地商家、中國電信等客戶降低整體供應成本15%-20%,靈山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鄉親們“減產減收”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數字化工具的豐富便捷讓數字化的門檻不再高不可攀,越來越多的中小微企業加速了數字化進程。借助低代碼等普惠性數字技術,應用開發變得更簡單、更敏捷,打通企業數字化“最后一公里”。
這份觀察報告也指出,數實融合總體上呈現三個階段:在1.0時代,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是簡單相加,數字要素開始零星滲透進實體經濟;2.0時代,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相融,許多領域出現數字經濟對實體經濟的引領式發展;3.0時代,所有行業發展都受益于數字技術推動,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3.0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產品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長”在這個數字技術生態之上。
汽車是數實融合發展的一個典型領域。目前一輛5萬至10萬元價位的國產汽車,就能裝配AliOS操作系統助力的智能網聯產品,人機交互、3D和AR導航、AI語音助理等功能一應俱全,還能聽懂方言。阿里斑馬智行團隊與車企產品經理深度融合,分別從互聯網公司和車廠的角度,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共創,并推動研發落地。兼具軟件研發和車廠經驗的數實融合型人才正在成為我國汽車行業“新四化”轉型的生力軍。
阿里巴巴從創立第一天起,就立足于用數字技術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實體經濟數字化發展是阿里巴巴的責任。2020年7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致股東信》中說:“我們不僅在互聯網中構建起全新的商業世界,也在努力幫助實體經濟的各個產業全面擁抱數字化,實現兩者的融合創新。”
當然,這份報告也誠懇指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不是天然發生的。它既需要數字技術更加高精尖,做強數字經濟向縱深發展的勢能;也需要數字經濟不斷向傳統產業“引水”,讓數實融合的趨勢,變成更多扎實的行動案例。
這兩年來,圍繞ESG和共同富裕兩大社會責任戰略,阿里人深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虛心向各行各業合作伙伴學習,在消費、云計算和全球化三大業務領域開展豐富的數實融合實踐,解決一個個痛點難點,收獲了一批饒有價值和影響力的成果。
這份觀察報告還提到,作為一家以數字經濟立足時代的公司,阿里巴巴將主動引領、積極擁抱數實融合的新趨勢,加速更多趨勢變成現實。腳下帶泥、心中有力,數字世界需要同心同力,一起向未來。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實施 加快培育現代農業“領頭雁”
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橙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
變中尋機、難中求進——年中經濟一線企業掃描
截止5月底,阿根廷海產品出口整體呈下降趨勢
王琳:以數字經濟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保供穩價有基礎有條件——2022年中國經濟年中觀察之物價篇
多種糧、種好糧——種糧大戶在行動
黔江為小農戶提供“托管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