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22-07-19 10:52
水上設立光伏板,水下進行漁業養殖,光伏板既能發電,又能起到遮陽作用、為魚蝦蟹提供良好生長環境……一些地方深入挖掘自身優勢,探索發展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形成生態養殖和發電并行的綠色增收模式。
漁光互補、林光互補、牧光互補……“光伏+產業”在越來越多的地方蓬勃發展,形成一個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依托一方池塘、一片山林、一個牧場,農戶既能發展農業,又能實現綠色發電,還能吸引游客,打造鄉村旅游新亮點,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綜合收益。可以說,這既是發展低碳農業模式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的有效舉措。
“光伏+產業”相關項目之所以能實現產業更興旺、鄉村更美、農民的“錢袋子”更鼓,一個重要原因是做到了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立足特色資源,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的動能必將更加強勁,廣大農民的生活必將更加紅火。
以文化再造鄉村 用藝術賦能產業
陜西加強蘋果全產業鏈建設
陜西加快推進食用菌全產業鏈建設
田東“三鏈融合”推動芒果產業增量提質
海南出臺15條政策措施 促進商用密碼應用和產業發展
山地掘金記 ——四川萬源發展中藥材產業富民一瞥
“遼糧數字化糧食產業標準”運行系統正式啟動
許河鎮巧做冬瓜“文章”富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