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2022-07-12 23:28
近日,銅梁區太平鎮坪漆村,枝頭的香桃已經采摘一空,但村民們的腰包卻鼓了起來。徜徉桃林,仍然可聞到桃子的陣陣清香。
一直以來,坪漆村坡高溝深、交通不便,一條“夾皮溝”橫亙在村子與國道319線邊上,曾經是銅梁區的5個市級貧困村之一。“近年來,在市、區、鎮三級的幫助下,坪漆村采取‘合作社+業主+農戶’模式發展產業。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陸續形成超過千畝的集體經濟產業。”坪漆村黨支部書記趙東陽說,700畝的香桃、400畝的沃柑組成的經果產業,是坪漆村支持村民致富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村集體統一技術、統一包裝、統一宣傳、統一銷售,農戶分戶種植,年產值80余萬元,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和農戶收入雙贏效果。
同時,坪漆村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按照市場價保底進行收購,保證了桃農的利益不受損。合作社通過多種渠道,將收購的鮮桃銷售到區內外相關企事業單位、機關、商超等。
有了集體產業,村里開始著力推進農旅融合發展,打造“桃谷人家”品牌,舉辦賞花季、采摘季,每年吸引游客2萬多人次觀光消費,去年拉動農產品銷售80余萬元。同時,基礎設施大為改善,30多公里的補短板公路連接起每家每戶,近700戶村民有了衛生廁所,75.3公里的自來水管道讓村民家家戶戶吃上自來水。如今的坪漆村產業興、環境美,昔日的“空殼村”成了全區的“鄉村振興示范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和群眾增收致富的目標正逐漸變成現實。
“為更好推進坪漆村農文體商旅融合發展,村黨支部積極爭取玄天湖文旅公司支持,將村里閑置多年的廢棄校舍改造成‘桃谷人家農家樂’,拓寬多種經營,帶動集體經濟蓬勃發展。”坪漆村駐村第一書記朱慶軍說,除了常規農家樂項目,村里還將相繼推出浮橋野釣、環湖燒烤、戶外柴火雞、蒙古包烤全羊等特色項目,多維度創新打造拓展訓練基地、兒童CS場地,滿足個人、家庭、團隊多方面的需求,不斷激發農文體商旅融合發展活力,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此外,坪漆村還與龍裕公司按照環保、生態、高效、科技的理念,共同投資建設一個占地100余畝的現代化家禽養殖小區。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村集體+運營公司”發展模式,降低市場風險,讓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行穩致遠。
“依托香桃、龍燈彩扎車間、農家樂、標準化畜禽集中屠宰廠等集體經濟項目,坪漆村產業發展興旺,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徹底甩掉了昔日貧困村的帽子。”趙東陽說。
一花獨放不是春。在太平鎮垣樓村的重慶燕雨林豐園林科技有限公司基地里,播種的玉米、大豆等作物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這里原來是閑置土地,我們流轉下來,進行蔬菜種植,同時發展食葉草、巨菌草、壇壇泡菜等產業。”公司負責人丁強介紹說,項目屬于村集體經濟產業,村民以土地入股方式享受分紅,還可以在基地務工,實現就近就業。
垣樓村黨支部書記周云芬告訴筆者,目前,村里已經發展了18個集體經濟項目,涉及精品糧油、精品果蔬、精品養殖、科技農業、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基地等,在盤活閑置土地的同時,增加了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
“太平鎮積極探索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的實踐經驗,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組織力和帶動力,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農文旅融合等多種新型集體經濟,既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又實現了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太平鎮黨委書記解朝旭說。
山東探索建立技能人才評價質量督導新機制
補齊鄉村體育產業短板
以文化再造鄉村 用藝術賦能產業
海倫市仁東村 讓美麗鄉村之花“開”起來
以鄉村人才建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壯大鄉村振興的“綠色動能”
玉龍縣整治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
辛集:爭創“三區”助推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