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 2022-07-18 13:18
夏日清晨,華安縣華豐鎮高石村薄霧環繞,溪水潺潺,村內河道專管員鄒坤木正忙著巡視河道,守好村里的“寶貝水”。
高石村是華安縣保護較完整的傳統村落之一,依山傍水,森林覆蓋率超90%,流經村里的溪水潔凈可直飲,吸引了礦泉水廠落戶于此。每逢佳節,村民常取甘甜溪水釀制美酒。
與如今的和諧靜美不同,過去的高石村曾是一派“臟、亂、差”光景。
“我們從河道治理入手,將保護生態環境列入村規民約,還成立了環境衛生監督小組,定期對村容村貌進行巡邏檢查。”高石村黨支部書記鄒火標說,村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自然景觀與古樸的村落風貌,并采用“公司+農戶+村委會”的方式成立旅游發展公司,建設一批配套項目,慢慢聚起人氣。如今,高石村被列入國家級生態保護旅游區,成為游客休閑康養的好去處。
綠水青山不僅滋養著高石村,也是華安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靠山。
華安是原中央蘇區縣,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閩西蘇區寬廣的游擊區和向外擴展的戰略要地。雖地處山區,但華安縣森林覆蓋率達72.33%,九龍江北溪貫穿全境,既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也是繼張家界之后第二個以縣域命名的國家森林公園。
好生態養育“金葉子”,因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華安種植鐵觀音歷史悠久。也正因“一片葉”,官畬村實現山鄉巨變。
20多年前,大山深處的官畬村窮得出名,買東西??抠d賬,被人稱為“賒村”。2002年,官畬村老支書藍金福外出時發現,不少村子靠種茶制茶,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別的村可以,我們也可以!”藍金福帶領5戶農戶先行試種鐵觀音,第一年凈賺了3000元,第二年光靠賣茶青就有了近6萬元的利潤。村里人家紛紛效仿,幾年間,全村種茶面積達1600多畝。依托優良的土壤、水質和多云霧天氣種植的高山鐵觀音優質暢銷,村民因此走上致富路。2018年底,村里還引進旅游公司開發特色鄉村游,觀畬舞、品畬茶、嘗畬菜……八方游客不斷,曾經閉塞的畬村變身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目前,華安是全國第二大鐵觀音茶葉生產基地縣,全縣茶葉種植面積約10萬畝,茶業從業人員2.5萬人,“北溪烏龍”名聲在外。
“近幾年,因茶葉市場行情波動,我們將茶文化與休閑觀光、生態康養相融合,打造一批觀光茶園,讓這一富民產業重煥生機?!比A安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陳豐樺說。依托綠水青山和世界文化遺產大地土樓群等資源稟賦,華安縣推動茶旅文融合發展,成為省級全域生態旅游示范縣。
5月,華安入選全國2022年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名單,為我省唯一上榜的縣(區)?!耙源舜无r綜改為契機,我們將繼續發揮生態優勢,推動富民產業提質增效,探索鄉村振興的‘華安經驗’?!标愗S樺說。(記者 蘇依婕 通訊員 李小星 黃建和)
堅持綠色低碳發展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青海著力推進鹽湖產業轉型...
11部門聯合出臺扶持政策 六方面舉措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
寧夏加大政府采購力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人民論壇) ——堅定不移走中國人權...
辛集:爭創“三區”助推高質量發展
內蒙古出臺措施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海南出臺15條政策措施 促進商用密碼應用和產業發展
山西:“三個一批”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