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武城 2022-11-29 19:16
7月8日
德州召開“全市重點項目掛圖作戰”
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
“大運河保護利用情況”專場新聞發布會
向社會通報大運河保護利用規劃設計
融資建設等相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1年8月,按照中共德州市委重點項目掛圖作戰工作安排,德州市組建大運河保護利用指揮部,全面啟動大運河德州段保護利用工作。10個月來,圍繞規劃編制、融資平臺組建、文化挖掘、項目建設等,完成了一系列管總管長遠、奠基搭框架的工作。

大運河德州段2022-2035年規劃來了
2022年,啟動九龍灣文旅融合園、東盟經濟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建設,開工建設一個安置區項目。后續陸續開工文旅、生態、交通、社會事業等相關重點規劃設計項目建設。
至2025年,大運河德州段文化遺產系統得到保護與初步呈現;流域治理工程得到有效實施,沿運河生態廊道基本建成;教育、頤養等公共服務設施基本達標建設;交通、游憩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改善,游賞路線基本形成;共管共建機制運行良好。
至2035年,大運河德州段文化遺產系統得到整體保護與全面呈現,為國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生態環境系統得到根本改善;社會事業保障切實加強;文化旅游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城鄉區域統籌發展。

大運河保護利用的規劃設計方案
大運河德州段位于京杭大運河中部,全長127.8公里,由南運河德州段和衛運河德州段兩部分組成,北起德城區第三店村,南至夏津縣白莊村,由北向南依次流經德城、武城、夏津3個縣市區。其中,南運河段45公里,衛運河段82.8公里,兩岸都在德州市的有5.3公里,位于德城區內,其余部分東岸在德州,西岸屬河北省。規劃的重點區域主要是指南運河段45公里。
基于南運河(德州段)遺產整體價值特征,以南北向蜿蜒的運河主干、沿河分布的系列漕運集聚組團、運河東岸蔓延生長的服務型城鄉聚落為原型,規劃“主干、集聚、蔓延”式發展布局,整體形成“一廊(運河遺產生態景觀廊道)、六片(漕倉文化園、東盟文化園、小鍋市運河聚落、濱水商業區、九龍灣文旅融合園、四女寺風景旅游區)”的總體布局。

先期啟動6個大運河保護利用項目
2022年德州計劃先期啟動6個項目,計劃投資約20億元。這6個項目中主要包含3個片區項目,分別為九龍灣、德工文創園片區及蘇祿王御園片區;景觀及交通設施項目2個,分別為生態廊道和九龍灣配套設施項目,拆遷安置項目1個,為運河宜養社區項目。

保護德州文脈 助力文化傳承
南運河(德州段)開鑿于隋唐時期,作為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著德州千年的歷史文脈,是流淌千年的活態文化遺產和德州記憶。沿線遺產眾多、類型多樣,涉及河道、工程、附屬建筑諸多方面,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2014年6月,南運河德州段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去年以來,為了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資源,大運河保護利用指揮部組織實施了多項大運河文化傳承保護活動。
一是開展了“我為大運河保護利用建言”、“發現德州運河文化之美暨標志性宣傳語征集”、“因運河生·因運河興——德州運河文化攝影攝像展”三項活動。二是編印出版《德州運河文化叢書》。三是全面打造德州運河文化宣傳矩陣。四是積極籌建大運河研究圖書館和大運河講堂。五是準備召開德州市大運河論壇。
END
▌來源:奏嘛新聞
山西省制定“十四五”數字農業農村建設規劃 到2025年,農村互聯...
德州全力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化
《青海省“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印發實施
發展規劃司黨支部第三黨小組專題學習習近平《論“三農”工作》
河北“十四五”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重點任務——提升設施裝備水...
多部門詳解《“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
四部門聯合印發《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分類推進黃河上中...
8項重點任務、5項保障措施 山東印發《美麗山東建設規劃綱要(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