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2-07-18 13:27
內江位于淺丘地區,發展規模農業可謂不簡單,即便建設了高標準農田也存在效益不高的問題。7月13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內江在克服先天不足的基礎上,大膽探索,逐漸走出一條“米袋子”和“錢袋子”有機統一、互促共贏的分區分類建設道路,探索出錢糧雙收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內江模式”。
緩丘寬谷區理好“水”,著力建設“魚米之鄉”。針對該類區域田多土少、土壤肥沃的情況,以高標準農田為載體,按照水溝水面寬2.5~3米、底部寬1.5米、深度1~1.2米開溝,理順“水路”,在確保水稻種植面積不低于90%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目前,全市已累計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模式40萬畝,畝均稻谷產量能穩定在1000斤以上,畝均收益比傳統的純種稻增加3000元以上。
淺丘中谷區建好“路”,著力夯實主糧基礎。針對該類區域田土適中,但機耕道和生產路缺乏的情況,大力實施農田宜機化改造,推進機耕道和生產路建設,通過機械化促進規模化發展主糧生產,項目區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70%以上,建成市級以上現代糧油園區9個、面積29萬畝,培育規模糧食經營市場主體300余戶。
深丘窄谷區改好“土”,著力糧經飼統籌發展。針對該類區域土多田少、土壤瘦薄的情況,重點進行坡地平整,培肥地力,推廣糧豆、糧菜套種間種技術,釋放多種經營活力,統籌發展糧經復合種植。其中,威遠試點推廣“鮮食玉米+蔬菜”模式,每畝可種植三季玉米和一季蔬菜,畝收益達到5000元。目前,全市已累計發展糧經復合種植面積20多萬畝。
據統計,近年來,內江深入貫徹“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戰略,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76萬畝。
天津口岸“全鏈條”服務模式擦亮“金字招牌”
海南澄邁:做足特色產業文章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湖北恩施:依托“涼”資源打造“熱”產業
水利建設“進度條”持續刷新
【八大行動看上猶】提升城市能級,打造品質之城
城市建設擴容提質 打造美麗宜居慶云
打造“活力灣區”“美麗灣區”“幸福灣區”,金山將圍繞“三個轉...
河道生態改造、道路白改黑、“小三園”建設…金山這里正加速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