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日報 2022-07-21 16:41
實現水田灌溉25萬畝,其中新增“荒改水”灌溉面積1.6萬畝。
累計開發整理新增耕地11.35萬畝,占計劃開發新增耕地的14.09%。
項目建成后,年增產糧食30億斤左右。項目區內農民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實現社會經濟效益15億元。
作為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的重點項目,松原灌區工程項目主體基本完成,閻家圍子連接渠、灌區試驗站,以及套浩太、戎星、查干吐莫、有字四座泵站已投入運行。
自2015年9月,松原灌區骨干工程開工建設,經過7年的努力奮斗、開拓進取,曾經的鹽堿地變為今時的米糧川,松原灌區人正在把汗水拋灑在這個項目中,讓激情燃燒在這個時代里,把希望根植在這片土地上。
松原灌區工程設計灌溉面積285萬畝,其中水田148.61萬畝、旱田106.34萬畝、天然草場30.05萬畝。7年來,松原灌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克服種種困難,現已完成形象進度投資54.49億元,占概算總投資的102.08%。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的決策部署,松原市還計劃今年在松原灌區內開展土地整理及鹽堿地改良,利用2年時間新增水田6.62萬畝。
松原灌區是在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的基礎上,國家重新立項的大型保障糧食安全、提高生態環境、保證城鄉供水的民生工程。一直以來,吉林西部土地資源豐富,但因為缺少水利工程、缺少水利設施,土地不能產生應有的經濟效益。松原灌區工程通過修建提水泵站,從哈達山水利樞紐輸水干渠及其調蓄水庫花敖泡、道字泡、有字泡引水,再利用新建灌排渠道及相關建筑物,將水輸送至前郭縣、乾安縣、大安市三地,實現農業灌溉、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目標。
項目建設初期,松原灌區“摸著石頭”奮力前行,邊試驗、邊批復、邊建設、邊開發。2011年,松原灌區建立試驗站,經過3年試驗得出結論,鹽堿地初期不能改為旱田。因為改種旱田的投入遠遠大于產出,并且對于鹽堿地土質基本沒有改變,只有改為水田,通過水的排放以及內部化學作用中和元素改變土壤結構,才能起到改良土質的作用。在乾安縣和大安市兩地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當地的土質遇水之后容易產生稀釋作用,在建造排水溝時經常發生滑坡問題。為了不耽誤工程進度,松原灌區馬上組織人員進行試驗,經過大量試驗后發現,通過在當地土壤中摻入添加劑,能夠使土質變成普通的黃土,便于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使用。
自2021年開始試運行,灌溉面積1000畝,今年四個泵站正式投入使用運行,能灌溉3萬畝面積。“開發出一畝地,我們就灌一畝地的水;開發出一公頃地,我們就灌一公頃土地的水。”在查干吐莫泵站,工作人員每隔50分鐘就會開閘放水一次,每次開閘30分鐘。“最忙的時候,我們從凌晨3點開始,每隔50分鐘放水30分鐘,一直要到晚上10點左右。大概持續了一周時間,我們最終按時完成了供水任務。”查干吐莫泵站負責人說。
今年,查干吐莫泵站正式運行,由于當下可灌溉的土地面積小,決定泵站只能間歇性運行,以確保用水單位及時用水,保障農業生產平穩進行。
10年前,乾安地區的降水量為400毫米左右,而在去年就達550毫米。不僅降雨量明顯提升,對整個地區的空氣濕度以及生態恢復都有很大改善。松原灌區工程項目建成后,可大面積改造吉林西部地區鹽堿荒地、中低產田及退化草原。其中,新增耕地面積80.5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04.45萬畝。年引松花江水10.4億立方米,利用注水后形成的花敖泡、道字泡、有字泡三個調蓄水庫、灌排渠道形成的人工河流和新建灌區形成的人工濕地,有效提高區域內的空氣濕度,修復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年可增產糧食30億斤,實現社會經濟效益20億元;新增耕地指標交易價值可達600多億元,有效促進地方財政增收。
松原灌區將保質保量完成骨干工程建設任務,全力做好套浩太、查干吐莫、戎星、有字等灌片新增水田灌溉工作,積極配合前郭縣、乾安縣、大安市三地依據轄區內骨干工程渠道及建筑物等設計參數,在做好總體規劃設計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田間工程建設。積極做好國家鹽堿地開發耕地項目,全力保障松原灌區圓滿完成6.62萬畝耕地改造開發任務。
習語阡陌第9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阜陽市阜南縣提高保鮮設施建設水平 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建設“光伏新村” 美了村莊富了民
重慶再推十條措施 支持脫貧地區產業發展
農村綜合改革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河南蘭考:開拓農文旅融合發展
云南鎮沅:有機認證引領茶產業綠色發展
寧都:探索設施蔬菜上山 建設生態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