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 2022-07-27 09:51
中新網天津6月17日電 (楊子煬)17日,記者從天津市農委獲悉,天津市農業中心水產所的綠鰭馬面鲀、口蝦蛄等渤海土著品種繁育及養殖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引進綠鰭馬面鲀受精卵1公斤,經過45天的培育獲得稚魚13.8萬尾,生長活力良好,填補了天津地區綠鰭馬面鲀人工繁育的空白。強化培育口蝦蛄親本960尾,孵化假蚤狀幼體后轉入工廠化育苗車間進行苗種培育,這已經是口蝦蛄生態池塘育苗技術連續四年獲得成功。
據悉,針對近年來過度捕撈及環境污染使得渤海海域土著品種資源減少的問題,天津市水產研究所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進行口蝦蛄、綠鰭馬面鲀等渤海土著品種繁育及養殖技術研究。口蝦蛄、綠鰭馬面鲀作為具有增養殖前景的優良品種,經濟價值較高,其育苗技術的研究對保護渤海土著品種自然資源有深遠影響,可以有效推動天津地區海水養殖品種結構調整,促進漁民增收。(完)
內蒙古黑龍江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廣西廣東等地將有強對流天氣
大國“糧”策|精心謀劃迎豐收 天津178萬畝小麥進入收割期
大國“糧”策|新技術突破!糧損機械測試驗證系統研發成功 有效...
天津市東麗區高質量推進東西部協作助力鄉村振興 跨越千里的“津...
天津: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 全力打造四個“之區”
十八年磨一“劍” 寶雞市農科院秦農168小麥品種通過國審
天津鄉村振興產業人才創新創業聯盟成立
天津市濱海新區開展“三夏”小麥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