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 2022-07-22 03:09
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王娟梅
盛夏時節,走進甘肅省高臺縣合黎鎮的田間地頭,各種制種花卉競相綻放,香氣襲人。成片的松葉牡丹姹紫嫣紅,正是授粉的好時節,五四村村民孫進喜研發的授粉“神器”一亮相,就受到周邊群眾的青睞。
今年53歲的孫進喜,種植制種花卉已經好多年了。松葉牡丹相比其他農作物,收入比較高,但是,授粉時間長達3個月,每天授粉的最佳時間是10:30-13:30,也是一天中最熱的時間段,而且農民用自制的大掃把比較重,很耗費體力。善于思考的孫進喜就開始琢磨如何讓授粉變得輕松點。
看到家里廢舊的自行車,孫進喜突然有了靈感:可以利用獨輪車的原理,再加以改進,做出手推式授粉器。于是他用自行車的一個輪胎和鏈條帶動三根焊接的鋼管,在鋼管上綁上塑料布條,并根據松葉牡丹種植的行距設置寬度,就這樣一款手推式授粉器便做出來了。孫進喜拿到自家地里進行試驗,推著機器在田間來回走動,塑料布條的拍打,可讓95%以上的松葉牡丹授粉,相比人工授粉,授粉率大大提高了。“傳統的掃把授粉方式費力又費時,一小時最多掃1畝地,自從有了這個自制的授粉器,一小時可掃3畝多地。”孫進喜說。
有了經驗的孫進喜,在手推式授粉器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良,又成功研制出電動授粉器。授粉器實驗成功后,就受到了周邊種植戶的圍觀,簡單又實用的授粉“神器”很快就“吸粉”不少,大家紛紛下單定做。“孫師傅的授粉‘神器’給我們村民帶來了很大的好處,真是省時省力,效率還高。”種植戶王治鋒高興地說。
“以后我還想繼續改進,盡量減輕機器的重量,以便大家更順手地操作。”孫進喜滿懷信心地說。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的通知
助力農民增產增收,增強地標農產品影響力 “尋鮮中國好農貨”公...
甘肅白銀市水產養殖技術暨漁業疫病防控技術培訓班成功舉辦
甘肅省兩部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紅色預警
甘肅天水麥積區組團赴永靖等地考察冷水魚養殖產業
甘肅:發布2022“甘味”特色旅游產品名錄
德國農民將畢加索作品造成植物迷宮
甘肅隴西: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助力產業發展藥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