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湖南頻道 2022-07-19 17:44
近年來,寧鄉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繪就出了一幅現代農業強、人居環境美、農民生活富的新時代美麗宜居鄉村新圖景。今天,一起走進寧鄉,看農村糧食豐收美景,賞新時代里美麗鄉村的靚麗風景,體會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吧!
“豐收的號子”在田間回響
7月17日,在回龍鋪鎮的示范田,一茬茬金燦燦的稻穗隨風輕擺,大型收割機來回穿梭,轟隆隆做響,像是“豐收的號子”在田間回響。
回龍鋪鎮地處城鄉結合部、扼守縣城西大門,是中西部二十一個鄉鎮進出縣城的必經之地。全鎮擁有基本農田4.1萬畝,全年可生產和加工優質稻谷3.6萬噸,2022年,回龍鋪鎮堅持以“全面提升糧食產能,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為工作目標,聚力打造“湖南現代糧食小鎮”,完成早稻集中育秧13200畝,落實早稻種植面積29358畝。
而這僅僅是寧鄉糧食生產的一個縮影,早稻收割、晚稻搶插......一幕幕熱火朝天的景象在寧鄉上演。
7月13日,在雙江口鎮的示范田,大片的稻田阡陌縱橫,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早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枝頭,當地的農戶們趁著晴好天氣,開展早稻搶收工作,一臺臺收割機來回作業,并將金燦燦的稻谷裝入車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雙江口鎮是寧鄉市產糧大鎮,全鎮共種植早稻7萬畝,為搶抓農時,7月份以來,當地農技站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開展技術指導,落實早稻補貼政策,同時,動員本地農機進行收割,積極引入外地作業農機手,及時補充收割力量,確保早稻顆粒歸倉。目前,雙江口鎮正及早做好早稻收儲各項準備,促進農企對接,建立購銷關系,穩定農民種植收益。
近日,位于寧鄉市金洲鎮的糧食生產“四高”綜合示范基地,種糧農民正頂著高溫把成熟的早稻收回家,換種上晚稻秧苗。據了解,示范區實施面積230畝,米粉加工專用早稻實測畝產達到577.8公斤。通過測土配方精準施肥、病蟲草害綜合綠色防控與全程機械化生產等豐產高效生產技術集成應用,達到“高標準、高技術、高產量、高品質”的“四高”目標。
灰湯鎮作為寧鄉市糧食重鎮之一,今年糧食播種面積的目標任務為132400畝(早、中、晚),其中早稻面積55400畝,一季稻20000畝,晚稻57000畝,旱糧播種面積800畝。該鎮出臺鼓勵早稻種植的硬性政策,把早稻生產列入年終考核內容,激活“紅色引擎”,突出組織引領、部門聯動、黨員下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服務群眾抓好糧食生產,取得了突出效果。
作為產糧大市,今年以來,寧鄉落實糧食播種總面積168.62萬畝,其中早稻播種54.21萬畝、中稻(含一季晚稻)播種44.2萬畝、雙季晚稻播種56.09萬畝,完成旱糧播種14.12萬畝。以回龍鋪鎮為中心的機插機拋技術示范擴面發展,著力提升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智慧化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實現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4%。發放耕地地力、適度規模經營補貼、稻谷目標價格補貼、秋冬種農業生產補貼、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等補貼資金2.045億元。
7月10日以來,全市啟動了早稻收割工作,目前已搶收21萬余畝,畝均產量402公斤。
“荷花經濟”添彩美麗鄉村
夏風吹拂,回龍鋪鎮荷葉田田,連片的荷花池和稻田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別樣的田園風景畫。池中荷花或潔白或粉嫩,亭亭玉立,爭奇斗艷,清風徐來,荷花荷葉迎風飄動,陣陣清香拂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超具浪漫主義的荷花,不僅扮靚了鄉村,還鋪就了一條致富大道。
面對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如何提升產業規模化品牌化?回龍鋪鎮充分結合當地優勢和特色,打造觀光、旅游、特色農家樂和民宿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特色產業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打卡。
同時,打造重點示范農旅融合產業。引進“金蓬淌月”蓮子種養合作社,師從“湖南省荷香醉人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專家張臨英,流轉休耕農田近1000畝,進行立體循環生態開發,全部種植景觀荷花,生產蓮子面、蓮子汁、荷葉茶等產品。打造田園牧歌家庭農場,共流轉土地1280余畝,是一個集水稻種植、大米加工(已獲綠色認證),小龍蝦育苗、養殖、餐飲配送,稻花魚繁育、養殖,農莊經營于一體的農旅融合項目。打造以農業產業為支撐的歸真生物,以綠色、生態、健康為主題,以農耕文化為基石,擬建立一個集特色產業觀光旅游、水果種植采摘、動物養殖觀光、南方水果繁育、康養休閑于一體的現代標準化農業綜合體,現已引進高品質藍莓和優良水果種植300畝,水果苗木繁育基地150畝,油茶、油葵種植1000畝。
無獨有偶,寧鄉雙江口鎮、煤炭壩鎮、黃材鎮、巷子口鎮、白馬橋街道等鄉鎮(街道)也紛紛利用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引導村民種植荷花、采摘蓮子,做到“產、供、銷”一條龍,延伸“荷花經濟”產業鏈,打造特色產業,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小荷花變成大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實現農業、旅游雙豐收。
擘畫“鄉村振興”新圖景
寧鄉的田園風光,不僅僅是這一畝畝夏日荷花,還有田野縱橫,民居錯落,精致漂亮的小廣場、小亭臺。鄉村振興的春風吹拂著寧鄉每一個角落,一幅幅美麗畫卷在楚溈大地徐徐展開。
圍繞文化廣場、公路硬化黑化綠化亮化、污水處理設施、村莊美化、小微水體管護、創意標牌標識設置等項目開展提質建設......回龍鋪鎮沿河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大力推進美麗屋場建設,打造出全市美麗屋場建設的樣板工程。
大成橋鎮鵲山村在美麗宜居村莊建設中,共拆除147戶群眾家的圍墻,全是自愿無償進行,1237戶“改廁”全部完成,生活污水實現達標排放,全村“五治”工作走在全市前列。院落變美了,衛生改善了,生活便利了,村里談論創業的人越來越多了,勤勞致富奔小康成了鵲山村的主旋律。
菁華鋪鄉陳家橋村也用實力刷新了人們對它的印象——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美麗鄉村示范村、湖南省秀美村莊、長沙市美麗鄉村示范村等榮譽;全村已建成美麗屋場10余個,實現了全覆蓋,且各美麗屋場已外延納入周邊散居住戶,實現了“一個都不能少”。
道林鎮在美麗宜居村莊建設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黨員干部帶頭奉獻,群眾共同參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目前已基本建成窯嶺、岐界山、樟林坳、壩上組、鴛鴦塘等一批美麗宜居村莊。
近年來,寧鄉市堅持以生態宜居為關鍵,突出“補短板、強弱項”,著力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高質量推進美麗宜居村莊建設。2022年更被寧鄉市委、市政府明確定為“鄉村振興提升年”,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楚溈大地四處洋溢著勃勃生機,處處跳動著鄉村振興的強勁“脈搏”。
河南西華:萬畝桃園結出鄉村振興“致富果”
教材“城市化”之爭:是否該針對鄉村孩子進行調整
烏什縣召開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暨鄉村振興領導小組2022年第十三次會...
中國這十年丨不斷提升新時代法律監督能力水平
用積極情感教育助推鄉村振興
城鎮化建設“吃掉了”鄉村振興人口紅利?
本溪市明山區邁出鄉村振興發展新步伐
王晨在寧夏進行鄉村振興促進法執法檢查時強調 全面落實鄉村振興...